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日月谁能驻,风霜忽已高。
公孙分布被,范叔共绨袍。
罢亚炊香甑,蒲萄压小槽。
所惭才已尽,孤咏不能豪。
白话文翻译:
谁能让日月停留?转眼间,风霜已经加重。公孙策分发的厚被,范叔所穿的绨袍,都是冬天的保暖之物。停止了锅里的香气,压在小槽里的葡萄。唯有感到羞愧的是,自己的才华已经用尽,只能孤独地吟唱,却无法豪迈。
注释:
字词注释:
- 驻:停留。
- 公孙:公孙策,古代名士,以豪杰著称。
- 范叔:范增,古代名将,通常指穿着华丽的衣物。
- 炊香甑:指煮饭时散发的香气的锅。
- 蒲萄:指葡萄,表示丰收。
典故解析:
- 公孙分布被,范叔共绨袍:公孙策和范叔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前者以豪侠著称,后者为忠臣,二者的被与袍象征着人们在寒冷中互相帮助的温暖情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的诗人和爱国者。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作品多以抒发报国之情、对家国的忧虑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初寒之际,反映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才华渐逝的忧虑。身处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陆游对个人与时代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初寒》通过对寒冷季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感慨。首句“日月谁能驻”便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时光飞逝的沉思状态,接下来的“风霜忽已高”则更是强调了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无常。随着秋冬的来临,四周的环境逐渐冷清,作者用“公孙分布被,范叔共绨袍”来传达温暖的渴望,表现出人们在寒冷中对温情的向往与依赖。
再者,诗中“罢亚炊香甑,蒲萄压小槽”则生动描绘了一个逐渐沉寂的场景,随着生活的琐碎与简单,作者的内心也充满了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与惋惜。最后一句“所惭才已尽,孤咏不能豪”更是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才华枯竭的深深自责与无奈。整首诗以寒冷为背景,承载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我的反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月谁能驻:感叹时间的流逝,日月无情。
- 风霜忽已高:描述气候的变化,转瞬之间寒冷来临。
- 公孙分布被:提到公孙策,象征着温暖与人情。
- 范叔共绨袍:范叔的绨袍,代表了冬季的保暖与荣华。
- 罢亚炊香甑:生活的琐事,暗示了日常的简单。
- 蒲萄压小槽:描绘丰收的象征,但因环境而显得沉重。
- 所惭才已尽:表现作者对自己才华消逝的忧虑与羞耻。
- 孤咏不能豪:感叹孤独,表达无法豪放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日月比作流逝的时间,增强了时间无情的感受。
- 对仗:如“公孙分布被,范叔共绨袍”,增强了句子的韵律感。
- 意象:风霜、被、袍等意象在诗中构建了寒冷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初寒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自身才能的自省,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惋惜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月:象征时间的流逝。
- 风霜:代表了寒冷与岁月的残酷。
- 被与袍:象征温暖与人情。
- 蒲萄:象征丰收与希望,但在诗中却显得沉重,映衬出生活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时间流逝与个人反思
- C. 爱情故事
- 答案:B
-
“公孙分布被”中的“公孙”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公孙策
- C. 杜甫
-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风霜”象征着什么?
- A. 温暖
- B. 时间的流逝
- C. 寒冷与岁月的无情
-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陆游的《初寒》和李白的《静夜思》都体现了对时光与生活的思考,前者更多地表达了对寒冷季节的感慨和个人才华的忧虑,而后者则通过月光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上虽有不同,但都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展现了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古诗词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