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野人庐》

时间: 2025-01-04 07:51:06

少年辛苦事犁锄,刚厌青山绕故居。

老觉华堂无意味,却须时到野人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少年辛苦事犁锄,刚厌青山绕故居。
老觉华堂无意味,却须时到野人庐。

白话文翻译:

一个年轻人辛勤劳作,耕耘着田地,刚刚厌倦了环绕着他家乡的青山。而到了老年,他觉得华丽的厅堂毫无意义,却偏偏需要时常到那野人居住的草庐去。

注释:

  • 少年:青年时期。
  • 辛苦:辛勤劳作。
  • :指代所从事的工作。
  • 犁锄:耕作工具,指代耕种。
  • 刚厌:刚刚厌倦、厌烦。
  • 青山:青翠的山峦,这里指代故乡的自然环境。
  • 华堂:华丽的厅堂,象征富贵的生活。
  • 无意味:没有意义。
  • :必须、需要。
  • 时到:偶尔去、时常去。
  • 野人庐:指代隐逸的生活,隐居在自然环境中的草屋。

典故解析:

“野人”在古诗中常常用来指代隐士或追求简单生活的人,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草庐则是隐士的居所,代表了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理想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苏州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之美。苏轼在政治上也颇有作为,曾任多种职务,但因政见不同多次被贬,形成了他深刻而豁达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感受。经过一生的辛劳与浮沉,苏轼对生活的理解愈加深刻。他在繁华与宁静之间的选择,表现了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少年与老年的不同生活态度,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少年时的辛勤耕作代表着对生活的热情与追求,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却发现华丽的生活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反而是那种隐逸的、与自然相伴的朴素生活,成为他心灵的归宿。这种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华堂”与“野人庐”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了富贵与繁华,后者象征了清幽与自在。这样的对比不仅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变化,更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这首诗简洁明了,却蕴含深刻的哲理,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年辛苦事犁锄:描述年轻时辛勤耕作的情景,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 刚厌青山绕故居:表达了对故乡青山的厌倦,暗示生活的单调与乏味。
  3. 老觉华堂无意味: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对华丽生活的无奈和失落,反映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
  4. 却须时到野人庐:强调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寄托了对自然与宁静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华堂”和“野人庐”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悟。
  • 比喻:用“青山”象征故乡的自然环境,反映内心的变化。
  • 排比:通过相似句式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质生活的追求逐渐被对精神生活的渴望所取代,强调了隐逸与自然的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故乡的自然美与生活的单调。
  • 华堂:代表世俗的繁华与物质的追求。
  • 野人庐:隐逸的象征,体现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表现出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 A. 繁华生活
    • B. 隐逸生活
    • C. 旅行生活
  2. 诗中的“华堂”指代什么?

    • A. 田园
    • B. 富贵的生活
    • C. 乡村小屋
  3. 诗中提到的“青山”主要象征什么?

    • A. 诗人的故乡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生活的厌倦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苏轼的《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纵情,而苏轼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