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下晨光晚,林梢露滴升。
峰头斜见月,野市早明灯。
树暗犹藏鹊,堂开已馔僧。
据鞍应梦我,联骑昔尝曾。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山下的晨光已显得有些晚了,林梢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升起。山峰的顶端隐约可见月亮,而乡间的市集早已点亮了灯火。树木在阴影中,仍然藏着喜鹊,寺堂的门已打开,里面正在准备供僧人的饭菜。我在马鞍上依偎,仿佛又梦见了我曾经骑马的日子。
注释
- 晨光晚:晨光已经显得有些迟了,暗示了清晨的时光飞逝。
- 露滴升:露珠在晨光中渐渐升腾,描绘了清晨的生机。
- 峰头斜见月:山峰的顶端斜斜地可以看到月亮,表现了清晨与夜晚交替的时刻。
- 野市早明灯:乡村市场早早点起了明灯,显示了生活的繁忙。
- 树暗犹藏鹊:阴暗的树木中依然藏着喜鹊,暗示了自然的生动。
- 堂开已馔僧:寺庙的门已打开,正在准备供僧人食物,表现出对宗教生活的关注。
- 据鞍应梦我:我坐在马鞍上,仿佛梦见往日的骑行经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庐陵,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与哥哥一同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以其才华和深厚的文学造诣闻名于世。苏辙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辙游历太白山时,表达了他早晨出行的感受与思考。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村市生活,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宁静,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开篇的“山下晨光晚”直接引入清晨的主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晨光的美好。接着,诗人描绘了山林与市集的景象,展现出清晨的生动,尤其是“野市早明灯”,让人感受到乡村的活力与温暖,显示出诗人与自然、社会的深刻联系。
在意象的使用上,诗中多次运用对比,如“树暗犹藏鹊”与“堂开已馔僧”,前者表现出自然的静谧与生动,后者则体现出人类社会的温情和朝气。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感,也深化了诗的情感。
最后,诗的尾句“据鞍应梦我,联骑昔尝曾”则引发了诗人对往昔骑马游玩的回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记忆的珍惜。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清晨美景的描绘,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下晨光晚:开头即设景,晨光虽然开始出现,但似乎已经显得迟了,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林梢露滴升:描绘了清晨时分,林梢上透出的露珠在阳光下渐渐升起,传达出清新和生机。
- 峰头斜见月:在晨光中,山峰的顶端隐约可见月亮,象征着夜晚的余韵,表达了时空的交替。
- 野市早明灯:乡间的市场早早亮起灯,显示出人们的生活忙碌与活力。
- 树暗犹藏鹊:树木在阴影中,仍然隐秘着喜鹊,展现出自然生物的活泼与生动。
- 堂开已馔僧:寺庙的堂口已经打开,正在准备供僧人的饭菜,传达出一种宁静的宗教氛围。
- 据鞍应梦我:诗人坐在马鞍上,仿佛梦见了过去的骑行经历,带有怀旧的情感。
- 联骑昔尝曾:回忆过去骑马的日子,表现出对那段时光的珍视与怀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晨光晚”与“早明灯”,通过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隐喻人生的变迁与时光的流逝。
- 拟人:自然景象如露珠、喜鹊等被赋予了情感,使得诗意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晨生活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往昔的怀念。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晨光: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露滴:代表清新与生命力。
- 月亮:象征夜晚的宁静与思考。
- 明灯:代表生活的繁忙与温暖。
- 喜鹊:象征自然的生动与快乐。
- 僧:代表宗教与内心的宁静。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赋予了诗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认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晨光晚”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晨光明亮
- B. 晨光显得迟了
- C. 晨光消失
- D. 晨光照耀
-
“树暗犹藏鹊”中的“藏”字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对仗
- D. 排比
-
诗中提到的“明灯”最能代表什么?
- A. 生活的繁忙
- B. 夜晚的宁静
- C. 自然的美好
- D. 过去的回忆
答案公布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同样描绘清晨的美丽景象。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细腻。
诗词对比
- 《次韵子瞻太白山下早行题崇寿院》 vs 《早发白帝城》
- 两首诗都描绘了清晨的景象,但苏辙的诗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这两首诗在意象的使用和情感的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苏辙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