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承天寺法堂前柏》

时间: 2025-01-01 17:53:09

树底蒲团禅老家,高僧倚坐日西斜。

有人试问西来事,无处安排玉如意。

方者风旛动不同,不道风幡境亦空。

开口已非无问处,高僧不语人归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树底蒲团禅老家,高僧倚坐日西斜。
有人试问西来事,无处安排玉如意。
方者风旛动不同,不道风幡境亦空。
开口已非无问处,高僧不语人归去。

白话文翻译:

在树下的蒲团上,禅师在老家静静坐着,
高僧倚靠在蒲团上,夕阳西斜。
有人试图问高僧关于西来的事,
但他却无处安放那玉如意。
风吹动的旗帜与境界的空灵不一样,
并非说那风中的幡子也就是空无。
一张口就不是没有问处,高僧却不言语,
问者只得归去。

注释:

  • 蒲团:一种佛教用的坐垫,通常用来打坐。
  • 高僧:指的是德高望重的僧人。
  • 西来事:指的是禅宗的教义与真理,源自印度的佛教。
  • 玉如意:象征着美好的愿望和理想的事物。
  • 方者:指的是“风旛”,在这里意指风动的旗帜。
  • 境亦空:强调一种空无的境地,与世俗的纷扰对立。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西来事”与“玉如意”暗示了禅宗的起源与追求。禅宗强调“心即是佛”,对于真理的探索超越了形式与象征。“风幡”是一个佛教典故,意在表明空中的东西并非真实,真正的智慧在于内心的觉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被誉为“诗中之王”。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常以自然景物和禅理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承天寺法堂前的柏树下,反映了黄庭坚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与思考。诗中通过描绘高僧的宁静与问者的困惑,展现了禅宗对真理的追求与内心的沉静。

诗歌鉴赏:

《戏题承天寺法堂前柏》通过简洁朴素的语言,深刻地表现了禅宗的哲理。开头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禅师坐于蒲团,夕阳西斜,给人一种平和的视觉意象。随之而来的问者却陷入了对“西来事”的困惑,试图探寻佛教的深奥,却无从下手。

诗中的“无处安排玉如意”一语,暗示了世俗理想在禅宗面前的无足轻重。风旛的摇曳象征着世事的变幻无常,与高僧的沉默形成鲜明对比,彰显出一种对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最后一句“高僧不语人归去”,更是通过高僧的沉默,表达出一种至高的智慧与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韵律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主题思想则在于表达人生的智慧与对真理的探求,强调内心的修炼与对外界的超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树底蒲团禅老家:描绘出高僧所处的环境,显示出宁静的禅意。
    • 高僧倚坐日西斜:高僧的姿态与夕阳的倾斜形成自然的和谐。
    • 有人试问西来事:引入问者,揭示出对禅宗真理的追求。
    • 无处安排玉如意:表达问者的困惑与无奈。
    • 方者风旛动不同:对比外在的风动与内心的真实。
    • 不道风幡境亦空:强调真正的空无不是表面的现象。
    • 开口已非无问处:暗示即使问了,内心的觉悟更为重要。
    • 高僧不语人归去:高僧的沉默让人反思,回去后或许会有新的领悟。
  •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风旛比作境界的空灵,形象生动。
    • 对仗:如“日西斜”与“人归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风动的旗帜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力量。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高僧的沉默与问者的困惑,探讨了对真理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表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

意象分析:

  • 蒲团:象征修行与内心的宁静。
  • 高僧:代表禅宗智慧的传承者。
  • 玉如意:象征世俗的理想与追求。
  • 风旛:寓意外在事物的变化与空灵的境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蒲团”指的是什么?

    • A. 坐垫
    • B. 帐篷
    • C. 床垫
  2. “高僧不语人归去”表达了什么?

    • A. 高僧很忙
    • B. 高僧的沉默让人反思
    • C. 有人不想离开
  3. “西来事”主要指什么?

    • A. 生活琐事
    • B. 禅宗的真理
    • C. 旅行的经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黄庭坚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以自然景物与哲理为题材,但王维的诗更偏向于山水意境,而黄庭坚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禅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禅宗与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