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偶过社园,花事垂尽,再和枝巢》
时间: 2025-01-19 23:31: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亭怨慢·偶过社园,花事垂尽,再和枝巢
作者: 夏孙桐 〔清代〕
任遮断漫天飞絮。暗淡韶光,落红庭户。
雨横风狂,燕悽莺怨又多许。
花幡料理,还欲傍危栏树。
剩得几分春,偏对著茫茫长此。
薄暮。看斜阳花外,历乱倦蜂无数。
繁华换了,怎佳节绿阴轻付。
听桥上隐隐鹃声。问来日芳丛谁主。
但照眼荼蘼,离思牵萦金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最后景象,漫天飞舞的柳絮遮挡了视线,阳光暗淡,落花落在庭院之中。狂风暴雨之中,燕子哀鸣,黄莺也多了几分怨愁。花旗在风中摇曳,想要依偎在危栏树旁。春天的几分残余,偏偏映衬着这茫茫的长久。
薄暮时分,斜阳洒在花外,疲惫的蜜蜂在花丛中飞舞无数。繁华已逝,佳节的绿荫也轻易地被抛弃。听到桥上隐隐传来的杜鹃声,问未来的芳丛将由谁来主宰。只映入眼帘的荼蘼花,牵引着离愁别绪,缠绕在心头。
注释
- 漫天飞絮:形容春天的柳絮四处飞舞,遮挡视线。
- 韶光:美好的时光,特指春天。
- 燕悽莺怨:燕子哀鸣,黄莺也带着怨愁,表达对春天流逝的感伤。
- 花幡:花旗,形容花朵随风摇动。
- 荼蘼:即荼蘼花,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夏孙桐是清代的词人,擅长写词,风格多变,细腻而富于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是花事将尽之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离愁的感慨。
诗歌鉴赏
《长亭怨慢》是一首充满感伤情绪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最后一幕。开篇以“漫天飞絮”引入,既烘托了春日的柔美,又暗示了这份美好的短暂。接着,词人通过“雨横风狂,燕悽莺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即将结束的凄凉,充满了对春光的留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词中“薄暮”“斜阳”意象的运用,营造了一个临近夜幕降临的氛围,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尤其是“繁华换了,怎佳节绿阴轻付”,一句道出了对繁华已逝的惋惜之情,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失去感到深深的惆怅。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春天的美丽,也有对流逝的哀伤。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读者能深刻感受到那种“离思牵萦”的情绪,仿佛也与词人一同沉浸在这份春光乍现、转瞬即逝的美好和惆怅之中。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任遮断漫天飞絮:任凭漫天飞舞的柳絮遮挡了视线,表达一种无奈。
- 暗淡韶光,落红庭户:春光暗淡,落花飘落在庭院,象征春天的结束。
- 雨横风狂,燕悽莺怨又多许:狂风暴雨中,燕子和莺鸟都发出哀怨的声音,渲染悲伤氛围。
- 花幡料理,还欲傍危栏树:花旗随风摆动,依然想要依偎在栏杆旁,表现对春天的留恋。
- 剩得几分春,偏对著茫茫长此:只剩下几分春色,却又无尽的茫然。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美好比作飞絮,寓意其短暂。
- 拟人:燕子和莺鸟的哀怨,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雨横风狂”与“薄暮,斜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凋零与离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美好与希望,但在词中却是短暂的存在。
- 飞絮:代表流逝的时光,轻盈而短暂。
- 燕子、莺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但在此却带有悲伤的情感。
- 花与蜂:象征繁华的生活和美好的回忆,但也暗示着繁华的逝去。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
- B. 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 C. 自然的变化
-
词中提到的“荼蘼”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开始
- B. 夏天的到来
- C. 春天的结束
-
-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柳永《雨霖铃》
-
诗词对比:
- 夏孙桐的《长亭怨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后者则更多地着眼于内心的情感波动。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惋惜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