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 旅夜无聊,朱月槎孝廉有源出西泠歌女爱儿罗帕索题,为填一解》
时间: 2025-01-04 12:43: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亭怨慢
怕重检啼痕妆晕。自别西湖,燕笺无信。剩有秋罗,那回玉臂淡相衬。酒唇斜掩,残醉后馀香印。一缕一缠绵,问后约何时才准。零粉。记星星点点,隔岁未全消褪。当初赠与,把红豆细封离恨。到时日汗灭尘缁,但珠泪灯前偷揾。试折叠看来,总是相思真本。
白话文翻译:
怕再次检视那哭泣留下的妆痕。自从离开西湖,燕子传来的信件再也没有。只剩下那条秋天的罗裙,曾经与那纤细的玉臂相映衬。酒唇微微遮掩,残醉后留下的余香依旧印在心头。一丝一缕缠绵,问你我什么时候才能再相约。粉末零落。记得星星点点,隔了好几年都未能完全消散。当初赠送的红豆细心封存着离别的恨情。等到时光流逝,尘世的烦恼都将消失,只剩下在灯前偷偷拭泪。试着折叠来看,终究是相思的真谛。
注释:
- 怕重检:害怕再次检视。
- 啼痕妆晕:哭泣留下的妆痕。
- 燕笺无信:燕子传来的信件没有。
- 秋罗:秋天的罗裙。
- 酒唇斜掩:酒后微微遮掩的嘴唇。
- 残醉后馀香印:醉酒后留下的余香。
- 零粉:散落的粉末。
- 红豆:象征相思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燮清,清代诗人,擅长词曲,文风细腻婉约。他的作品多描绘情感与个体体验,常常流露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对故地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感伤。通过对物象的描绘,传达了对过往爱情的怀念与感慨。
诗歌鉴赏:
《长亭怨慢》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诗作,诗人在离别的场景中,展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尽的愁苦。开头几句即以“怕重检啼痕妆晕”引入,传达出对往昔情感的惆怅,仿佛那妆痕是心中难以抹去的记忆。随后的“自别西湖,燕笺无信”,则通过地名与意象的结合,强化了离别的沉重感。诗中反复提及的“秋罗”和“酒唇”不仅描绘了形象的美感,也蕴含了情感的复杂性,暗示着醉酒后的迷离与无奈。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将个人的感情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形成了内心情感的共鸣。尤其是“记星星点点,隔岁未全消褪”,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持久,使得整首诗在抒情的同时,也引发了对时间与人生的思考。结尾“试折叠看来,总是相思真本”将主题升华,表现出对真挚爱情的向往与执着,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怕重检啼痕妆晕”:表达了对再见旧情的恐惧,妆痕是痛苦的象征。
- “自别西湖,燕笺无信”:西湖是思念的起点,信件的缺失象征着失去联系的痛苦。
- “剩有秋罗,那回玉臂淡相衬”:秋天的罗裙与美丽的玉臂互相映衬,暗示着美好回忆的留存。
- “酒唇斜掩,残醉后馀香印”:醉后的微妙感受,透露出情感的复杂与美好。
- “问后约何时才准”:对未来约定的渴望与不确定性。
- “零粉。记星星点点,隔岁未全消褪”:时间的流逝并未消减对往昔的怀念。
- “当初赠与,把红豆细封离恨”:红豆象征相思,封存离别的痛苦。
- “到时日汗灭尘缁,但珠泪灯前偷揾”: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当下痛苦的掩饰。
- “试折叠看来,总是相思真本”:最终回归到相思的主题,强调情感的真实与重要性。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豆”象征相思之情。
- 拟人:让物象具有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较强的对仗工整感,增强了韵律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传达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人生感悟。
意象分析:
- 秋罗:象征着秋天的凋零与美好回忆。
- 红豆:代表着相思之情,承载着深厚的情感。
- 星星:象征着远方的思念与无法触及的梦想。
- 酒唇:代表着醉酒后的迷离与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秋罗”象征着什么?
- A. 忧伤
- B. 美好的回忆
- C. 远方的信
- D. 友情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对爱情的思念?
- A. 月亮和星星
- B. 酒和花
- C. 红豆和秋罗
- D. 西湖和燕笺
-
诗中“怕重检啼痕妆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害怕重温旧情
- B. 期待再见
- C. 无所谓
- D. 开心回忆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 《长亭怨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对爱情的深切怀念,但黄燮清的作品更侧重于离别后的思考,李清照则更强调对失落的悲痛与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文学中的爱情主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