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朱夫子祠》

时间: 2025-01-04 11:24:41

天下有明月,人世苦昏昏。

山色无今古,谷云常吐吞。

微言谁与析,妙理独难论。

万树秋风老,先生道自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谒朱夫子祠
作者:林天瑞 〔宋代〕
天下有明月,人世苦昏昏。
山色无今古,谷云常吐吞。
微言谁与析,妙理独难论。
万树秋风老,先生道自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朱子(朱熹)的崇敬与对人世间迷茫的感慨。诗中认为,尽管天上有明亮的月亮,但人间却常常显得昏暗无光。山的颜色无所谓古今,山谷中的云气也总是在变化。微妙的道理谁能解说清楚?那些深刻的哲理又难以用言语来表达。万树在秋风中显得苍老,朱子的道理一直受到尊重。


注释:

字词注释:

  • 明月:指天空中的明亮月亮,象征光明与希望。
  • 昏昏:形容黑暗,表示人世间的迷茫与无知。
  • 无今古:没有古今之分,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对自然的影响并不明显。
  • 吐吞:形容云气的变化,如同呼吸一样。
  • 微言:指深奥的言论或哲理。
  • 妙理:深刻的道理,难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 万树秋风老:指秋风中树木的凋零,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先生:指朱熹,尊称。

典故解析:

  • 朱夫子:指朱熹,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强调儒家思想,对于后世影响深远。诗中提到的“先生”即为朱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天瑞,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多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与对儒家学说的思考,风格清新而深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谒朱熹祠时,反映了他对朱子学说的敬仰及对当世人心迷惑的感慨,表现出对真理与智慧的追寻。


诗歌鉴赏:

这首《谒朱夫子祠》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哲理的探讨与思考。诗的开头提到“天下有明月,人世苦昏昏”,用对比的手法,展现出外在世界的光明与人内心的迷茫。接着提到“山色无今古,谷云常吐吞”,表现了自然的恒常与人世的变化。诗人借助自然景象,反映出人生哲理的深邃与复杂。

在“微言谁与析,妙理独难论”中,诗人将深奥的道理与世俗的无知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惆怅。最后一句“万树秋风老,先生道自尊”则将对朱熹的崇敬推向高潮,强调了即使世事变迁,朱子的道理依然受到尊重。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结合了自然与哲理,展现出诗人心灵的深度与对真理的渴求,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下有明月,人世苦昏昏:天上有明亮的月亮,但人世间却常常感到黑暗和迷茫。
  2. 山色无今古,谷云常吐吞:山的颜色没有古今之分,说明自然的恒常,而山谷中的云气不断变化。
  3. 微言谁与析,妙理独难论:深奥的言论谁能解说清楚?那些深刻的道理又难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4. 万树秋风老,先生道自尊:在秋风中,许多树木显得苍老,而朱子的道理却始终受到尊重。

修辞手法:

  • 对比:明月与昏暗、古今与变化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云气描绘为“吐吞”,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象征:明月象征真理与希望,秋风中的树木象征生命的无常。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朱熹的崇敬,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揭示出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传达出一种对真理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智慧和真理。
  • 昏昏:象征人世间的迷茫与无知。
  • 山色:代表自然的恒常与永恒。
  • 谷云:象征变化与无常。
  • 秋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老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明月”象征什么?
    A. 黑暗
    B. 真理与智慧
    C. 时间

  2. 诗人对朱熹的态度是?
    A. 轻视
    B. 崇敬
    C. 怀疑

  3. “万树秋风老”的意思是?
    A. 秋风中树木长得更茂盛
    B. 秋风使树木变老
    C. 树木与秋风无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林天瑞的《谒朱夫子祠》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均表达了对理想与智慧的追求,但前者更注重对朱子哲学的敬仰,后者则融入了更多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朱熹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