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周陆淞韵)》
时间: 2025-01-19 21:44: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瑞鹤仙(周陆淞韵)
作者: 黄中 〔宋代〕
睡馀抛倦枕。
忆篆鼎香销,起来慵整。
晴光破清冷。
正柳横梅淡,染金匀粉。
茶瓯隽永。
试经行桐花旧井。
记前回未绿鸥波,
近日燕芹青尽。
因省。
春风如旧,人面何归,对时伤景。
楼高望迥。
潮有信,雁无准。
任相如多病,沈郎全瘦,都没音尘寄问。
便做无阿鹊频频,可能睡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词人刚睡醒,懒洋洋地抛开了倦意,回忆起鼎香已散的往昔,起身却觉得无所事事。阳光透过窗户,驱散了清冷的空气,正是柳树摇曳、梅花淡雅的时节,金色的阳光洒在身上,宛如粉彩般的柔和。品一杯茶,回味悠长。试着走到开满桐花的旧井边,想起前几次未见的青鸥波光,如今的燕子和芹菜已然凋零。因而感慨,春风依旧,然而人面已不再,面对旧景,心中感到无比伤感。楼阁高耸,目光远眺,潮水有来无去,雁阵却难以辨认。任凭相如多病,沈郎憔悴,音信全无,便做无阿鹊频频呼叫,却也无法安然入睡。
注释:
- 倦枕:指疲惫的枕头,形容刚醒时的倦怠感。
- 篆鼎:古代香炉,篆刻有文字符号,表示古雅和文化的气息。
- 清冷:形容早晨的寒冷。
- 柳横梅淡:描绘春天的景象,柳树垂荫,梅花朦胧。
- 茶瓯:茶杯,指品茶的悠闲。
- 桐花旧井:象征过去的美好回忆。
- 人面何归:人面已不再,表现对往昔友人的怀念和现实的失落感。
- 阿鹊:指喜鹊,象征联系和传递消息的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中,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词作见长,其作品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瑞鹤仙》创作于作者的一段闲适时光,表达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现实孤寂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个人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瑞鹤仙》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黄中的细腻观察与深情思考。词的开头描绘了词人早晨起床后的状态,既有慵懒又带着淡淡的忧伤,体现了人对生活的倦怠。接下来的描写中,春光明媚,柳树和梅花相映成趣,展现了春天的美好。词人借此美景引发对过去的怀念,尤其是“记前回未绿鸥波”,表明曾有的美好时光已不复存在。接下来的描述逐渐转向对现实的感慨,面对不断变化的春风与人面,词人情感愈加沉重。整首词通过清冷的意象与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生命流逝、对友人失联的深深惋惜,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睡馀抛倦枕:刚刚睡醒,仍感到困倦。
- 忆篆鼎香销: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香气已散。
- 起来慵整:起床后依然懒散,没有精力去打理自己。
- 晴光破清冷:阳光透过窗户,驱散了早晨的寒冷。
- 正柳横梅淡:春天的景象,柳树和梅花的美。
- 染金匀粉:阳光如金粉般洒下,柔和而美丽。
- 茶瓯隽永:品茶的悠远韵味,令人回味。
- 试经行桐花旧井:走到曾经看过桐花的旧井边。
- 记前回未绿鸥波:回忆前几次的美好时光,如今已不再。
- 近日燕芹青尽:如今的燕子与芹菜已然枯萎。
- 因省:因此而感慨。
- 春风如旧,人面何归:春风依旧,昔日的人却不再。
- 对时伤景:面对时光流逝而感到伤感。
- 楼高望迥:高楼远望,心情更加沉重。
- 潮有信,雁无准:潮水有规律,而雁却无踪影。
- 任相如多病,沈郎全瘦:即使相如多病,沈郎也瘦弱无力。
- 都没音尘寄问:两人之间没有音信可寄托。
- 便做无阿鹊频频:即使呼唤鹊鸟也无法传达心情。
- 可能睡稳:只能希望能安稳入睡。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晴光破清冷”比喻阳光驱散寒冷的情景。
- 拟人:将春风和景象赋予人的情感,表现词人的内心感受。
- 对仗:如“潮有信,雁无准”,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反映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无奈,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以及对人事变迁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生命与希望,也隐含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 柳、梅:春天的代表,象征青春与美好。
- 阿鹊:传递信息的意象,象征对往事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瑞鹤仙》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黄中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篆鼎”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香炉
C. 书法作品
D. 古代器具 -
“春风如旧,人面何归”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怀念与惆怅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钗头凤·世情薄》(陆游)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与《瑞鹤仙》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前者更倾向于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后者则更加细腻地表现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怀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词选:从五代到明清的词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