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波引·江涛如许》

时间: 2025-01-19 13:41:10

江涛如许。

更一夜听风听雨。

短篷容与。

盘礴那堪数。

弭节澄江树。

不为莼鲈归去。

怕教冷落芦花,谁招得旧鸥鹭。

寒汀古溆。

尽日无人唤渡。

此中清楚。

寄情在谭麈。

难觅真闲处。

肯被水云留住。

泠然棹入川流,去天尺五。

意思解释

清波引·江涛如许

原文展示

江涛如许。更一夜听风听雨。短篷容与。盘礴那堪数。弭节澄江树。不为莼鲈归去。怕教冷落芦花,谁招得旧鸥鹭。寒汀古溆。尽日无人唤渡。此中清楚。寄情在谭麈。难觅真闲处。肯被水云留住。泠然棹入川流,去天尺五。

白话文翻译

江水的波涛如此汹涌,一夜之间,我在风雨中倾听。短篷小船能容纳多少呢?浩荡的江水又怎么能计算得清?我心中惆怅,静静地望着江边的树木,不再因莼菜和鲈鱼而归去。怕是冷落了那芦花,谁来招引那些旧日的鸥鹭?在这寒冷的滩涂和古老的水洼中,整日无人呼唤渡船。这样清晰明了的情境,我的情感寄托在这淡淡的水面上,难以寻求真正的闲适之地。怎能让水云将我留住?我轻轻划桨,驶入川流,向那遥远的天际而去。

注释

  • 江涛:指江水的波涛,象征着江河的浩荡和奔腾。
  • 短篷:小船的帆,形容船只简陋。
  • 莼鲈:指莼菜和鲈鱼,古时用来形容对家乡美食的思念。
  • 芦花:芦苇的花,象征着自然的景象和孤独的心境。
  • 寒汀古溆:指寒冷的滩涂和古老的水洼,营造出一幅冷清的景象。
  • 谭麈:指水面上的轻薄的物体,寄情于水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炎,字公权,号梅溪,宋代文学家,擅长词作。他的作品常融合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心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流亡之际,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清波引·江涛如许》是一首充满惆怅和思索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与对生活的无奈。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在风雨中划船的孤独者,面对江水的浩荡,心中充满了对往事的回忆与对未来的迷茫。尤其是“怕教冷落芦花,谁招得旧鸥鹭”,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深刻体会,仿佛在问:在这广袤的天地间,谁能理解我的情感?诗中的意象层层叠加,既有自然的壮阔,又有内心的孤寂,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通过对江水、芦花、鸥鹭等意象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最终,诗人将自己划入川流,向天际而去,象征着对理想和自由的不懈追求,虽感到孤独却仍然向往未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涛如许:开篇即点出江水的浩瀚,营造出一种壮阔的背景。
  • 更一夜听风听雨:夜晚的孤独与自然的声音交织,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
  • 短篷容与:短小的船只无法承载诗人的心情与追求。
  • 弭节澄江树:停下桨,静静地望着江边的景物,心中感慨万千。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表达诗人内心的情绪。
  • 对仗:如“冷落芦花,谁招得旧鸥鹭”,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现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思考,暗示出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涛:象征生命的波动与不息。
  • 芦花:象征孤独与自然的美好。
  • 鸥鹭:象征旧日的回忆与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短篷”指的是什么?

    • A. 大船
    • B. 小船
    • C. 渔船
    • D. 观光船
  2. “寒汀古溆”中“寒汀”意指什么?

    • A. 热带
    • B. 寒冷的滩涂
    • C. 干旱的土地
    • D. 温暖的河流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张炎与李清照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但张炎更多体现出孤独与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爱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张炎的生平与作品分析相关学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