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好风吹月过楼西。楼前人影稀。杜鹃啼断绿杨枝。行人知不知。红叶字,断肠诗。从今懒再题。後园零淡胭脂。似君初去时。
白话文翻译:
一阵和煦的春风吹过,明月洒在楼西,楼前人影稀少。杜鹃在绿杨枝头啼叫,似乎在诉说着别离,行人是否知晓这一切?红叶飘落,仿佛是断肠之诗。从今以后,我懒得再写这些东西。后园里零落的胭脂花,就像你初去时的模样。
注释:
- 好风:形容温和的风。
- 楼西:指楼的西边。
- 杜鹃:一种鸟,常在春季啼叫,寓意离别。
- 绿杨枝:指绿意盎然的杨树枝。
- 红叶字:红色的叶子,象征着思念与伤感。
- 断肠诗:形容诗句伤感至极,令人心痛。
- 胭脂:指一种花,通常用来比拟美丽的女子。
典故解析:
- 杜鹃啼血:古代诗词中常用,表达离别的哀伤。
- 红叶:常用作思念与离愁的象征,出自《红楼梦》中的“红叶题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德广,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作品多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情感与生活状态,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或许是在一个孤独的夜晚,诗人感受到季节变换、离别之苦,写下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思绪的流淌。
诗歌鉴赏:
《阮郎归》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孤寂的夜晚与离别的情感。开篇的“好风吹月过楼西”便勾勒出一个清幽的环境,明月与微风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美丽的氛围。接着“楼前人影稀”展现出一种寂寞的场景,仿佛诗人身处于人烟稀少的世界中。杜鹃的啼声,透过绿杨枝,传递着离愁别绪,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而“行人知不知”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孤独,似乎在说,周围的人是否理解这种别离的痛苦。
后半部分中,诗人提到“红叶字,断肠诗”,这不仅是对伤感情绪的直接表达,也暗示着人们在离别时,往往会留下许多无奈的文字。最后,诗人宣布“从今懒再题”,似乎是对往事的告别与释然,然而这份释然中又透着深深的无奈与哀伤。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离愁别绪,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好风吹月过楼西: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楼前人影稀:暗示了孤独感,周围人少,显得格外冷清。
- 杜鹃啼断绿杨枝:用杜鹃鸟的啼叫传达离别的情感,绿杨枝则增添了春天的生机。
- 行人知不知:发出疑问,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红叶字,断肠诗:红叶与断肠诗的结合,表现出离别的痛苦与思念。
- 从今懒再题:决心不再写作,似乎是对过去情感的放下。
- 後园零淡胭脂:后园的花朵零落,暗示着失去的美好回忆。
- 似君初去时:结尾的比喻,强调了对方离去时的情景与自己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红叶比作断肠之诗,强化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杜鹃啼叫似乎在诉说离愁,赋予鸟儿情感。
- 对仗:如“楼前人影稀”与“杜鹃啼断绿杨枝”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离愁与思念,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思念与纯洁。
- 杜鹃:象征离别与哀伤。
- 红叶:象征思念与断肠之痛。
- 胭脂:象征美好与失去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鸟是什么? A. 燕子
B. 杜鹃
C. 鹦鹉
答案:B -
诗人表达了对什么的怀念? A. 自然
B. 美好时光
C. 战争
答案:B -
“行人知不知”反映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无奈与孤独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两者都描绘了离愁别绪,但苏轼更多地表现了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而《阮郎归》则是更为细腻的个人情感流露。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对宋代诗词的整体介绍与分析。
- 《古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鉴赏技巧与方法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美丽的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