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甲午除日》

时间: 2025-01-19 19:51:27

暮色潮声逐日车。

沧波幸是驻仙槎。

从今永夕皆佳夕,共此天涯并海涯。

临石渚,泛汀葭。

后山认取旧烟霞。

空庭何物曾为伴,苍鹭天心未减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甲午除日》
作者: 石任之

暮色潮声逐日车。
沧波幸是驻仙槎。
从今永夕皆佳夕,
共此天涯并海涯。
临石渚,泛汀葭。
后山认取旧烟霞。
空庭何物曾为伴,
苍鹭天心未减些。

白话文翻译:

黄昏的潮水声伴随日落的车轮声,
幸好沧海的波涛让我停留在这仙人的舟上。
从今往后,每一个黄昏都是美好的黄昏,
我们共处在这天涯和海角。
我在石边徘徊,荡舟于芦苇边。
后山的旧日烟霞我依旧能认出。
空荡荡的庭院里还有什么伴我,
唯有苍鹭在天际,心情并未减轻。

注释:

  • 逐日车:指日落时的车声,表现时间的流逝。
  • 沧波:形容大海的波涛,象征广阔与深邃。
  • 仙槎:传说中的仙人舟,寓意飘逸和闲适。
  • 佳夕:美好的黄昏,表现出一种诗意的情感。
  • 临石渚:靠近石滩的地方,描绘自然的情景。
  • 泛汀葭:在水边泛舟,周围长满芦苇。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仙槎”源于古代神话传说,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生活和理想的境界。“苍鹭”则是古人常用的意象,代表高洁和孤独,常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石任之,现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人生哲理为主题,语言清新,意象丰富。他的诗歌常表达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甲午年(1894年),正值清朝晚期,国家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希望在繁乱中寻求一份宁静与美好。

诗歌鉴赏:

《鹧鸪天 甲午除日》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黄昏的自然景象,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暮色潮声逐日车”,以音景结合的方式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宁静与悠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接着,诗人提到“沧波幸是驻仙槎”,通过“仙槎”这一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的心境,仿佛在喧嚣的外界中寻求内心的安宁和宁静。

诗的后半部分则展现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往昔的追忆。通过“临石渚,泛汀葭”,诗人描绘了自己在自然中徘徊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然而“空庭何物曾为伴”,则流露出一种孤独感,虽然自然美好,但内心依然有着对伴侣的渴望。

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又透出一丝淡淡的哀愁,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暮色潮声逐日车:描绘黄昏的自然景象,潮水声与日落的景象交织在一起。
    • 沧波幸是驻仙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 从今永夕皆佳夕:希望未来的每一个黄昏都是美好的,象征着对生活的期待。
    • 共此天涯并海涯:强调人与自然的共同存在,体现了一种共鸣与和谐。
    • 临石渚,泛汀葭:描绘出悠闲的生活状态,诗人沉浸于自然之中。
    • 后山认取旧烟霞:追忆往昔,表现对自然和故乡的怀念。
    • 空庭何物曾为伴:表达孤独感,内心渴望陪伴。
    • 苍鹭天心未减些:苍鹭意象象征高洁,表明即使孤独心情依旧高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结合,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佳夕”和“海涯”,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苍鹭天心未减些”,赋予自然以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宁静与孤独交织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暮色: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潮声:代表自然的声音,传递出一种宁静与和谐。
  • 仙槎: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渴望超脱世俗。
  • 苍鹭:高洁孤独的象征,表达诗人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仙槎”是什么的象征?

    • A. 人生的理想
    • B. 喧嚣的生活
    • C. 乡愁
    • D. 孤独
  2. “空庭何物曾为伴”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忧伤
    • D. 厌倦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山中问答》 王维: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同样运用自然景象来表达情感,但更侧重于人间的离愁别绪。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虽然主题不同,但都通过自然描绘情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了解古诗的基本技巧与鉴赏方法。
  • 《唐诗三百首》:提供更多古典诗词的背景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