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

时间: 2025-01-17 08:42:22

封疆莫叹极西陲,景物尤堪著咏思。

亭台处处垂杨影,街巷家家小酒旗。

旧同吴楚分梅艳,新比戎泸有荔枝。

凿井咸泉通海脉,靠山公署映江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富顺
作者: 解旦 〔宋代〕

封疆莫叹极西陲,景物尤堪著咏思。
亭台处处垂杨影,街巷家家小酒旗。
旧同吴楚分梅艳,新比戎泸有荔枝。
凿井咸泉通海脉,靠山公署映江涯。

白话文翻译:

不要在边疆叹息,这里是极西的边陲,
这里的景物更值得吟咏思考。
亭台楼阁处处都有垂柳的影子,
街道巷子里家家都挂着小酒的旗帜。
以前这里的梅花艳丽如吴楚,
现在和戎泸相比,又有了荔枝的美味。
凿井引咸泉,通向海的脉络,
依山而建的公署映照着江边的风光。

注释:

  • 封疆:边境、疆域。
  • 莫叹:不要叹息。
  • 极西陲:最西边的边陲地区。
  • 景物:风景与事物。
  • 亭台:指楼台、建筑。
  • 小酒旗:小酒馆的招牌。
  • 吴楚:古代中国的两个地区,吴地以梅花著称,楚地则以美丽的自然景观闻名。
  • 戎泸:指四川的泸州一带。
  • 凿井咸泉:开凿井引取咸水泉水。
  • 公署:政府机构或官署。

典故解析:

“吴楚分梅艳”提到的“吴楚”是古代中国南方的两个文化区域,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与自然景观,诗中通过对比,展示了富顺的独特魅力与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解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与地方风土的深刻理解,风格细腻而富于情感。

创作背景:

《富顺》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地方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尤其是边陲地区的独特风貌与人文气息。诗人通过对富顺的描写,展现了对故乡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富顺》是一首描写边陲美景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对富顺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赞美。首句“封疆莫叹极西陲”开篇即以否定句式,打破了人们对边陲地区的偏见,暗示这里的美丽与诗意值得赞美。接下来的描写中,亭台楼阁与街道的景象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亲切感。诗中提到的“梅艳”与“荔枝”,不仅展示了富顺的自然景观,也映射出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在描写中渗透着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谊,诗句流畅自然,意境深远,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对比中,诗人展现了富顺的独特魅力,既有历史的传承,也有现代的繁荣,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地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封疆莫叹极西陲:劝诫人们不要对边疆的偏远感到失望。
  2. 景物尤堪著咏思:这里的景物值得吟咏与思考。
  3. 亭台处处垂杨影:描绘了亭台楼阁环绕着垂柳的美丽景象。
  4. 街巷家家小酒旗:展现了街道上小酒馆的热闹气氛。
  5. 旧同吴楚分梅艳:提到昔日的美丽与文化的对比。
  6. 新比戎泸有荔枝:现在与戎泸相比,富顺又增添了丰富的物产。
  7. 凿井咸泉通海脉:描绘了当地的水资源与发展。
  8. 靠山公署映江涯:最后一句展现了公署与江边的美丽景象。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亭台处处”与“街巷家家”,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用“梅艳”和“荔枝”比喻地方的美丽与富饶。
  • 排比:通过连续的描写增强了景物的丰富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富顺这片土地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展现了边陲地区的独特魅力与生机。

意象分析:

  • 亭台:象征着文化与艺术的繁荣。
  • 垂杨:代表着自然之美与生机。
  • 小酒旗: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态度与社交文化。
  • 梅艳与荔枝:分别象征着传统与现代的富饶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劝诫人们对边疆的看法? A. 赞美
    B. 批评
    C. 忽视
    D. 诉苦

  2. “亭台处处垂杨影”中的“影”指的是什么?
    A. 亭台的阴影
    B. 柳树的影子
    C. 人的影子
    D. 水面的倒影

答案:

  1. A. 赞美
  2. B. 柳树的影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江雪》 - 柳宗元

诗词对比:

  • 解旦的《富顺》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者皆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但前者更多着眼于地方的人文气息,而后者则侧重于自然景观的壮丽。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歌赋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