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信州水亭
南檐架短廊,沙路白茫茫。
尽日不归处,一庭栀子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水亭景象:南面的檐下架着一条短廊,沙土路面显得苍白而茫茫。整日待在这里的人没有归来,庭院中满是栀子花的香气。
注释:
- 南檐:指房屋南侧的屋檐。
- 架短廊:短廊是指短而狭窄的走廊。
- 沙路:用沙土铺成的路。
- 白茫茫:形容沙路的颜色苍白,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
- 尽日:整天,形容时间的延续。
- 不归处:指一直待在此地,没有返回的地方。
- 庭:庭院。
- 栀子香:栀子花的香味,栀子花在夏季开放,香气浓郁。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的“栀子香”可能与古代文学中对栀子花的歌颂相关,栀子花常常象征着纯洁、高雅的情感。在古代诗词中,栀子花的香气常常与思念、孤独等情感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祜,唐代诗人,字子乔,号弘道,生于唐德宗年间,生活在盛唐时期,以清新淡雅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张祜游览信州时,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信州以山水秀丽著称,诗人在此地感受到宁静与孤独,产生了写作的灵感。
诗歌鉴赏:
《信州水亭》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园林图景。诗的开头“南檐架短廊”勾勒出一个温馨的场景,随即引入“沙路白茫茫”,让人感受到一种孤寂的氛围。整首诗通过短小的句子,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栀子花的香气在诗中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诗人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诗中的意象,既有自然的美,也有生命的感慨,使得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南檐架短廊:诗人首先描写了亭子的结构,给人一种亲切感。
- 沙路白茫茫:接着,诗人描绘了周围的环境,沙路的苍白色调增强了孤寂的氛围。
- 尽日不归处: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归属感的渴望。
- 一庭栀子香:最后,栀子的香气象征着美好与思念,形成了对比,突出孤独的感觉。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南檐”与“短廊”,形成对称美。
- 意象:栀子花的香气,暗示着内心深处的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生活意义的思索,表现了孤独与美好并存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栀子花:象征着纯洁、思念和内心的柔软情感,是诗中最重要的意象。
- 南檐短廊:代表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
- 沙路:象征着人生的旅途,苍白而漫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沙路白茫茫”中的“白”字在这里表示什么?
A. 明亮
B. 苍白
C. 干净
D. 快乐 -
栀子花在这首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孤独
C. 纯洁与思念
D. 美丽 -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了孤独的情感?
A. 短廊
B. 沙路
C. 栀子香
D. 庭院
答案:1.B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与《信州水亭》都描绘了自然风光,但《山居秋暝》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晚霞的美,而《信州水亭》则表现了夏日的孤独与栀子花的香气,前者更为宏大,后者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