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太博通判袁州》
时间: 2025-01-01 15:34: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张太博通判袁州》
作者:梅尧臣
君非身尤谪南州,
南方尚鬼其俗媮。
蛇为邻,虎为陬,
丹茅苦竹深幽幽。
邑人祠鬼拜古树,
竹杯一仰来烹牛。
牛死啮戄常不幸,
谁得禁止专锄钩。
借曰未信君且往,
民将语怪君听不。
仰山头,有行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张太博即将赴袁州任职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张太博并非因为犯错而被贬到南方,南方的风俗和文化令人感到陌生和迷惑。周围的环境危险而复杂,有蛇为邻,虎为邻。自然环境幽静而深邃。邑人们祭祀鬼神,饮酒烹牛,表现出当地的习俗。诗人对这种祭祀的传统有所反思,认为牛的死亡总是遭遇不幸,似乎没有人能制止这种命运的轮回。最后,诗人以“未信君且往”的话语,表达对张太博出行的关切,或许在暗示他出行后会受到非议。
注释
- 谪:贬谪,指被贬到远方或偏僻的地方。
- 媮:隐秘、诡异的意思。
- 陬:山水的角落,隐喻险地。
- 丹茅: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茅草。
- 饮牛:指用竹杯饮酒烹牛,表现当地的饮食文化。
- 啮戄:啮食,指牛死后被虫子啃食。
- 专锄钩:指专门用来耕作的工具,暗指对自然的利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汝弼,号天池,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梅尧臣在仕途上曾任职于多个地方,也经历了多次贬谪,因而对人情世故和地方风俗有独到的见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送别好友张太博前往袁州任职的情境中,反映了他对友人的关心和对南方风土人情的思考。袁州作为当时的重要地区,其文化和生活方式对刚到任的官员来说,是一种挑战与机遇。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送张太博通判袁州》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方的风俗与环境,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担忧。诗中前半部分描写了南方的险恶环境,蛇与虎的邻近,隐喻着自然的威胁与人性的复杂。后半部分则转向当地的习俗,祭祀与饮食的描写展现了地方文化的独特。诗人对牛的悲惨命运的思考,似乎在暗示人们在自然与命运面前的无奈与脆弱。
整首诗在内容上展现了诗人与张太博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又流露出对南方生活的深刻理解。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一种既美丽又充满挑战的生活环境,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非身尤谪南州:你并不是因为犯错而被贬到南方。
- 南方尚鬼其俗媮:南方的风俗仍然保留着许多神秘的传统。
- 蛇为邻,虎为陬:环境险恶,蛇和虎隐伏在邻近的地方。
- 丹茅苦竹深幽幽:茅草和竹林深处幽静而神秘。
- 邑人祠鬼拜古树:当地人祭祀鬼神,拜访古老的树木。
- 竹杯一仰来烹牛:用竹杯来饮酒,烹煮牛肉。
- 牛死啮戄常不幸:牛死后常常被虫子啃食,暗示不幸。
- 谁得禁止专锄钩:谁能阻止这命运的轮回?
- 借曰未信君且往:我说,未必相信你,但还是去吧。
- 民将语怪君听不:百姓会对你说闲话,你听不见。
- 仰山头,有行舟:仰望山头,远处有行舟驶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环境的险恶比作蛇与虎,生动形象。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牛的命运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关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南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对命运的思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蛇:象征危险与狡诈。
- 虎:象征力量与威胁。
- 古树:象征历史与传统。
- 牛:象征生命与命运的无常。
- 舟:象征希望与未来的可能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地方是哪个?
- A. 北方
- B. 南方
- C. 中原
- D. 西域
-
诗人对牛的命运有什么看法?
- A. 非常幸运
- B. 常常不幸
- C. 充满希望
- D. 无所谓
-
诗中提到了哪些动物?
- A. 狐狸
- B. 蛇与虎
- C. 鸟
- D. 狼
答案
- B. 南方
- B. 常常不幸
- B. 蛇与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维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友情与离别的主题,但其风格更为清新自然,强调山水之美。梅尧臣的诗则更注重对环境和人情的深刻观察,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梅尧臣诗集》
- 《宋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