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见沙上双飞鸟,
莫取波中出目鱼。
重过三沟特惆怅,
西风满眼是秋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沙滩上看不到成双成对飞翔的鸟,别指望在波涛中看到出水的鱼。我再次经过这三条沟渠,心中感到特别的惆怅,西风吹来,眼前满是秋天的蕖花。
注释:
- 沙上:指沙滩上。
- 双飞鸟:成双的鸟,寓意着团圆与美好。
- 波中:波涛中。
- 出目鱼:指跃出水面而出的鱼。
- 重过:再次经过。
- 三沟:三条沟渠,具体指代不明,可能为诗人曾经游历的地方。
- 惆怅:心中感到忧伤惆怅。
- 西风:秋风,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秋蕖:秋天的蕖花,意指时节更替,生命的无常。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西风”与“秋蕖”可视为秋天的象征,反映自然界的变化,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往的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白华,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与律诗。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对后世诗人有着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情境及作者的个人情感。诗中对自然的描写,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惆怅。开篇以“沙上双飞鸟”与“波中出目鱼”描绘出一幅静谧的自然画面,透露出一丝孤独与失落。鸟与鱼的意象,象征着自由与生命的活力,但它们的缺失却让诗人感到无奈和惆怅。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重过三沟特惆怅”一句,表达了诗人再次经过旧地时心中的感伤,似乎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西风满眼是秋蕖”,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隐喻着人生的无常与季节的轮回,西风带来了秋的气息,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新生的希望。
整首诗体现了梅尧臣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有对生命的深刻领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不见沙上双飞鸟:诗人用鸟的意象表达了缺失的团圆与快乐,暗示心中的孤独与失落。
- 莫取波中出目鱼:强调在波涛中不应期待美好的事物,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
- 重过三沟特惆怅:再次经过旧地,心中涌现的惆怅,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 西风满眼是秋蕖:通过秋风与蕖花的描绘,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变迁,反映出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沙上双飞鸟”和“波中出目鱼”比喻美好事物的缺失。
- 对仗:全诗用词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意象:运用自然意象(鸟、鱼、风、蕖),体现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时光变迁的感伤。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失去的无奈,反映了人生的复杂情感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瞬息万变的生活。
- 鸟:象征自由与快乐,同时也反映了失去的孤独。
- 鱼: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秋风:象征着变化与生命的无常。
- 蕖: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丽,提示着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沙上双飞鸟”象征什么?
- A. 自由与快乐
- B. 孤独与失落
- C. 生命的希望
-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秋蕖”主要象征什么?
- A. 秋天的到来
- B. 生命的无常
- C. 美好的回忆
-
“重过三沟特惆怅”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怀念与忧伤
- C. 生气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梅尧臣与王维:两位诗人都擅长描绘自然,但梅尧臣更注重情感的表达,王维则更多体现哲理思考。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展现出一种宁静与淡泊的心境,与梅尧臣的惆怅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梅尧臣研究》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