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毛得一秀才归淮上》
时间: 2024-12-29 17:10: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毛得一秀才归淮上
作者:穆修 〔宋代〕
江天梅雨画萧萧,
送别愁吟白紵谣。
处士才高融未荐,
骚人魂断玉方招。
自伤枥骥心千里,
空羡冥鹏志九过。
酒罢征鞍迢递去,
不堪回首木兰桡。
君归迢递淮西路,
我客萧条秋浦城。
恻恻相看复恻恻,
行行送别重行行。
途中猿鸟哀声断,
马上云山远碧横。
富贵穷通俱未决,
直倾樽酒沃离情。
白话文翻译
江边的天空在梅雨中阴沉,
我用愁苦的吟唱来送别你。
这位才华横溢的士人未曾被荐举,
而我这个诗人的灵魂却已断绝。
我自伤马儿的心怀千里之志,
空羡冥鹏在九天之上的志向。
饮酒后,征程遥远地离去,
不忍再回首那木兰舟。
你将归去遥远的淮西路,
而我却孤独地在秋浦城。
我们相视而泣,情意绵绵,
一遍遍送别,又似重行。
途中猿鸟哀鸣声声断绝,
马背上云山遥远而碧绿。
富贵与穷通的命运尚未决定,
我只好倾酒浇灌这离别的情感。
注释
- 梅雨:指江南地区的梅雨季节,天气阴沉潮湿,常给人带来愁苦的感觉。
- 白紵:一种轻薄的绸缎,常用来制作衣物,象征送别时的悲伤。
- 处士:指有才华但未被推荐或任用的人。
- 骚人:古时称诗人为“骚人”,出自《离骚》。
- 枥骥:指马,寓意高远的理想追求。
- 冥鹏:指传说中的大鹏鸟,象征志向远大。
- 木兰桡:古时的船,象征归家的旅程。
- 恻恻:形容情感深厚,悲伤的样子。
- 猿鸟哀声:自然界的哀鸣,渲染了离别的气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穆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多表达离别、愁苦等情感,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本诗是为送别友人毛得一而作,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在那个时代,文人之间的送别往往充满了感伤与哲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送毛得一秀才归淮上》展示了穆修对友人离别的深切感怀。整首诗通过江天梅雨的景象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氛围。诗中多次提及“送别”,显现出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与不舍。通过“处士才高融未荐”的描写,诗人感慨于友人未能被重用,心中充满了对命运的无奈与悲哀。
“自伤枥骥心千里,空羡冥鹏志九过”两句,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失落,表现出对友人志向的羡慕与自我反思。酒后征鞍的意象则表明离别的迫在眉睫,诗人不忍回首,流露出一种愁苦的情感。
最后两联中,诗人用猿鸟的哀鸣与远山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离别的悲切,最终以“富贵穷通俱未决”总结,表达了人生的不确定与无奈,倾酒浇灌离情,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天梅雨画萧萧:描绘梅雨的景象,营造出忧郁的气氛。
- 送别愁吟白紵谣:用愁苦的吟唱送别友人,表达不舍。
- 处士才高融未荐:对友人未被重用的惋惜。
- 骚人魂断玉方招:表达诗人对理想破灭的感慨。
- 自伤枥骥心千里:自伤志向未能实现。
- 空羡冥鹏志九过:羡慕高远的志向。
- 酒罢征鞍迢递去:离别在即,酒后沉重的心情。
- 不堪回首木兰桡:对过往的回忆充满不忍。
- 君归迢递淮西路:友人将远去的旅程。
- 我客萧条秋浦城:诗人在秋浦的孤独。
- 恻恻相看复恻恻:互相凝视,情感深厚。
- 行行送别重行行:反复送别,情难自已。
- 途中猿鸟哀声断:自然的哀鸣衬托离别。
- 马上云山远碧横:描绘旅途的遥远与艰辛。
- 富贵穷通俱未决: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
- 直倾樽酒沃离情:以酒浇灌离别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梅雨”比喻离别的愁苦。
- 对仗:如“自伤枥骥心千里,空羡冥鹏志九过”,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猿鸟哀鸣赋予了自然以情感,增强了情境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深切描写,表现了对理想破灭的惋惜与对友人的不舍,体现出人生中的无奈与不确定,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雨:象征愁苦与别离的情感。
- 白紵:象征送别的悲伤。
- 枥骥:象征理想与志向。
- 冥鹏:象征高远的志向与追求。
- 木兰桡:象征归家的旅途与回忆。
- 猿鸟:自然界的哀鸣,增强离别的悲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江天梅雨”意指: A. 春天的美丽景象
B. 阴沉潮湿的天气
C. 明媚的阳光
D. 落叶纷飞的秋天 -
“处士才高融未荐”意指: A. 处士不被重用
B. 处士的才华横溢
C. 处士受到了重视
D. 处士已成名 -
诗人用什么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 A. 酒
B. 雨
C. 诗句
D. 画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别》与《送毛得一秀才归淮上》均表现了离别之情,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友人前途的祝福,而后者则强调内心的愁苦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吕思勉《中华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