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为了了禅师题古木寒鸦图》
时间: 2025-01-17 10:12: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空木谷宜禅定。幽梦娱清磬。莫嫌身世隔红尘。从此鸣声无事惹人嗔。天怜予尾翛翛苦。许与枝枝处。免教飞傍上林烟。见说琼楼风露有新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禅意图景:山谷空旷,古木挺立,适合修禅静思。清幽的梦境中,似有清脆的磬声在回荡。不要嫌弃我与红尘相隔,今后只希望这鸣响的声音,能够不惹人烦恼。天公怜悯我这孤独的身影,愿我能与枝头共处,免得飞到上林的烟雾中去。听说琼楼之上,风露之中又有新的寒冷。
注释:
- 木谷:指树木茂盛的山谷。
- 幽梦:指幽静而美好的梦境。
- 清磬:指清脆的磬声,磬是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于佛教仪式。
- 鸣声:指声音的响起。
- 翛翛:形容轻松自在的样子。
- 上林烟:上林是古代的一处美丽的园林,烟雾缭绕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玉衔,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在清代文人中颇具影响力,尤其以情景交融的作品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淡泊。
创作背景:
本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禅修生活有关,诗中多处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向往宁静的情感,反映了作者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所追求的内心平和。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体现了禅宗思想的深刻内涵。开篇的“山空木谷宜禅定”立刻将读者带入一种清幽的意境,营造出一种理想的修行环境。接下来“幽梦娱清磬”的描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宁静的氛围,清磬的声音似乎在禅修中回响,带有一种超然的美感。
诗中“莫嫌身世隔红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淡漠,显示出一种对世俗的超然态度。接着的“从此鸣声无事惹人嗔”,则表明诗人希望在这宁静的状态中,避免任何可能的烦恼和干扰,体现出一种追求内心安宁的愿望。
后四句则转向对自然的描绘,尤其是“天怜予尾翛翛苦”一句,诗人自喻为孤独的身影,渴望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后的“见说琼楼风露有新寒”则暗示了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以及对寒冷的感知,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此刻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恰到好处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寓意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空木谷宜禅定:山谷空旷,树木苍翠,非常适合修禅。
- 幽梦娱清磬:宁静的梦境中,清脆的磬声令人愉悦。
- 莫嫌身世隔红尘:不必嫌弃我与红尘的隔离。
- 从此鸣声无事惹人嗔:希望今后声音的响起不会引起他人的烦恼。
- 天怜予尾翛翛苦:天公怜悯我这孤独的身影。
- 许与枝枝处:愿我能与树枝共处。
- 免教飞傍上林烟:免得我飞到上林的烟雾之中。
- 见说琼楼风露有新寒:听说琼楼之上,风露里又有新的寒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孤独的身影,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 拟人:将天公赋予情感,表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依赖。
- 对仗:如“鸣声无事惹人嗔”与“飞傍上林烟”形成对比,增强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是追寻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禅意生活的向往。通过简练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独特见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空:象征着内心的清净与宁静。
- 木谷:代表自然的生机和生命力。
- 清磬:象征着禅修的声音,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
- 红尘:指世俗的纷扰,表现出对尘世的超脱。
- 琼楼:象征着美好的理想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清磬”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花
C. 一种山 -
诗人希望与什么共处? A. 红尘
B. 树枝
C. 瀑布 -
“天怜予尾翛翛苦”中的“翛翛”指什么? A. 忧愁
B. 自在
C. 叹息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山中问答》与本诗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杨玉衔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禅意。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禅宗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