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陈山人隐处》
时间: 2025-01-01 20:31: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献春始休沐,轻策寻幽风。
烟筿不知路,柴扉隐其中。
杂花覆小涧,下映流泉红。
冥心听喧鸟,解带投芳丛。
谁识此嘉遁,心期黄绮同。
南轩有余兴,月出鸣丝桐。
白话文翻译:
春天刚刚开始,阳光明媚,我轻轻骑着马去寻访幽静的风景。
烟雾缭绕的竹林中,我不知道通向何方,柴门隐藏在其中。
杂花覆盖着小溪,溪水流淌映出红色的花影。
我静心聆听喧闹的鸟鸣,解开衣带投身于芳香的花丛。
谁能认识这样的隐逸生活,我心向往与黄绮一起共享这份宁静。
在南轩还有些兴致,月光下桐树发出阵阵乐声。
注释:
- 献春:献上春天的意思,指春天的到来。
- 休沐:休息沐浴,形容春天的温暖。
- 轻策:轻松地骑马。
- 烟筿:指竹林中的烟雾。
- 隐处:隐蔽的地方。
- 杂花:各种花卉。
- 小涧:小溪流。
- 冥心:静心、专心。
- 喧鸟:鸟儿的鸣叫声。
- 解带:解除束缚,放松自己。
- 芳丛:芬芳的花丛。
- 嘉遁:美好的隐逸生活。
- 黄绮:古代名士,象征理想的隐者生活。
- 南轩:南边的窗户,指居所。
- 鸣丝桐:桐树的鸣声,形容月下的宁静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泰,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风格清新淡雅,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可能是诗人身处自然之中,感受四周的美好,借此抒发心中的情感与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和隐逸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头“献春始休沐”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春意盎然的环境中,轻松的骑马行走,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接着“烟筿不知路,柴扉隐其中”,通过浓密的烟雾和隐秘的柴门,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
“杂花覆小涧,下映流泉红”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花朵与溪水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接下来的“冥心听喧鸟”,则转向诗人内心的感受,聆听鸟儿的鸣叫,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
“谁识此嘉遁,心期黄绮同”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期望与志同道合的人共享这一美好时光。最后一句“南轩有余兴,月出鸣丝桐”则让人感受到月光下的静谧与美好,展现出诗人心中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整首诗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出对自然、对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作品充满了诗意和哲思,使人沉浸在如画的春光中,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献春始休沐:春天的到来,阳光明媚,人们开始享受春光。
- 轻策寻幽风:骑着轻快的马,去寻找幽静的风景。
- 烟筿不知路:竹林中的烟雾弥漫,不知通往何方。
- 柴扉隐其中:柴门隐藏在竹林中,难以发现。
- 杂花覆小涧:各种花朵覆盖着小溪。
- 下映流泉红:溪水流动,映出花朵的红色倒影。
- 冥心听喧鸟:静心聆听喧闹的鸟鸣。
- 解带投芳丛:解开衣带,投入到芬芳的花丛中。
- 谁识此嘉遁:谁能理解这样的隐逸生活?
- 心期黄绮同:心中期望与黄绮一起共享这宁静。
- 南轩有余兴:在南边的窗下还有些兴致。
- 月出鸣丝桐:月光下桐树发出悦耳的声音。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诗人内心的追求与渴望。
- 拟人:鸟鸣被描绘为喧闹,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冥心听喧鸟,解带投芳丛”,展现出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人间喧嚣的逃避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竹林:隐喻宁静与隐逸。
- 花朵:象征美好与生命的芬芳。
- 小溪:代表流动的时间与生命。
- 月光:象征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献春始休沐”中的“献春”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春天的结束
- C. 春天的祭祀
-
“烟筿不知路”中“烟筿”指的是什么?
- A. 煙雾中的竹子
- B. 竹子的根
- C. 竹子的叶子
-
诗中“冥心听喧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安静
- B. 吵闹
- C. 宁静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 - 苏轼
- 《山中问答》 - 王维
诗词对比:
-
《饮湖上初晴后雨》与本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感悟,但前者更侧重于湖水的变化与景色的流动,而后者则更注重隐逸与宁静的生活。
-
《山中问答》则通过对话的形式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出一种哲学思考,与本诗的隐逸情怀相辅相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作者:某某
- 《唐诗三百首》 - 作者:某某
- 《明代诗人研究》 - 作者:某某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次陈山人隐处》这首诗的深刻意境与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