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时间: 2025-01-01 17:48:07

斑斑之兽本山林,升堂入室作舆卫。

小僧奉施军持水,弭耳来受救渴供。

胸中猛虎自调服,是故异物成一家。

我观阎浮提众生,同床猜忌若冰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斑斑之兽本山林,升堂入室作舆卫。
小僧奉施军持水,弭耳来受救渴供。
胸中猛虎自调服,是故异物成一家。
我观阎浮提众生,同床猜忌若冰炭。

白话文翻译:

这斑斑的野兽本是山林中的生灵,却能走入厅堂,担任侍卫。
小僧奉献食物、持水而来,耳朵已经捂上,来这里救助口渴的人。
心中像猛虎一般自我约束,因此各种异物也能和谐相处。
我看到阎浮提(即这个世界)中的众生,彼此同床而卧,却如冰与炭般互相猜忌。

注释:

斑斑之兽:指的是野兽,形容其外表斑驳。
阎浮提:佛教用语,指人间,或地球。
冰炭:比喻对立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深受苏轼的影响,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著称。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黄庭坚对佛教思想的探索中,表现了对众生状态的思考和对和谐共处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斑斑野兽的形象,呈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原本在山林中生存的野兽,如何进入人类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暗示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随后,小僧的形象则象征着慈悲与奉献,体现了佛教中救助他人的理念。最后两句通过“冰炭”这一形象的对比,揭示了人类之间因利益、情感等因素产生的矛盾与猜忌,这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复杂性,也引发了读者对人性及人际关系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斑斑之兽——描写生物的外形,暗示其野性。
  2. 升堂入室作舆卫——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野性被驯化。
  3. 小僧奉施军持水——小僧的形象象征救助与关怀。
  4. 胸中猛虎自调服——说明内心的自我约束与克制。
  5. 异物成一家——强调和谐共处的理想。
  6. 同床猜忌若冰炭——揭示人际关系的对立与矛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比作野兽与人类的关系。
  • 对比:用“冰炭”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了诗的冲突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呼唤和谐共处的理想,同时也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与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斑斑之兽:象征野性与自然。
  • 小僧:象征慈悲与救助。
  • 猛虎:象征内心的野性与自控能力。
  • 冰炭:象征对立的人际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斑斑之兽本是指什么?
    a) 野兽
    b) 家畜
    c) 宠物
    答案:a) 野兽

  2. 小僧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权力
    b) 慈悲
    c) 富贵
    答案:b) 慈悲

  3. “同床猜忌若冰炭”中的“冰炭”比喻什么?
    a) 温暖
    b) 对立
    c) 和谐
    答案:b) 对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 李白《将进酒》:表现人与人之间的豪情与情感。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王维的诗作在自然意象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但黄庭坚更多地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