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遥夜》
时间: 2025-01-14 06:43: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怨遥夜
作者: 曹勋 〔宋代〕
祥鸾伏竄兮,鸱枭号呼。
哲人永叹以哀吟兮,贪夫适其觊觎。
彼庭燎之不吾遭兮,良卷怀而郁纡。
劳歌三发兮,晨鸡未旦。
使我耿耿以戚忧兮,独展转而向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寂的夜晚,祥和的凤凰藏匿于暗处,孤独的猫头鹰在呼叫。哲人长叹,以悲哀的声音吟唱,贪婪的人却在暗中觊觎。那明亮的火光在庭院中并未照亮我,心中怀揣的卷轴却使我更加郁闷。即使三次高歌,天还未亮,令我心中忧愁,独自一人转身向墙角。
注释:
- 祥鸾:祥和的凤凰,象征吉祥。
- 鸱枭:猫头鹰,通常象征孤独与悲伤。
- 哲人:智慧之人,通常指内心沉重的人。
- 贪夫:贪婪之人,暗示对他人拥有的东西的觊觎。
- 庭燎:庭院中的火光,象征希望与温暖。
- 良卷:珍贵的书卷,寓意学识与智慧。
- 劳歌:高唱,表达内心的情感。
- 晨鸡未旦:天未亮,暗示时间的漫长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典雅的诗风著称。他在诗词创作上追求意境的深远与情感的真挚,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怨遥夜》创作于一个深夜,诗人心中充满忧愁,借夜晚的寂静与孤独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中的意象与情感交融,反映了社会动荡之时知识分子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怨遥夜》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深夜的孤寂与内心的忧伤。起始句以“祥鸾”和“鸱枭”对比,传递出吉祥与凶险的双重意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接着,哲人的长叹与贪夫的觊觎形成强烈的对照,表现了对人性中贪婪与无情的深刻反思。
“彼庭燎之不吾遭”一句,既表达出对光明希望的渴望,又体现出现实的无情与失落,心中怀卷却无法释怀,强化了诗人孤独的情感。到最后,诗人以“晨鸡未旦”结束,时间的流逝更加突显了他内心的焦虑与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终以一种沉重的孤独感收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曹勋以细腻的笔触与深厚的情感,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夜晚的思考与反思,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祥鸾伏竄兮,鸱枭号呼。
- 描述夜晚的宁静与不安,凤凰象征吉祥,但隐匿于暗处,与孤独的猫头鹰的呼叫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一种不安的情绪。
-
哲人永叹以哀吟兮,贪夫适其觊觎。
- 哲人通过叹息表达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社会现象的悲哀,而贪婪之人则在暗中觊觎他人的幸福,形成反差,揭示了人性的复杂。
-
彼庭燎之不吾遭兮,良卷怀而郁纡。
- 庭院中的火光未能照亮诗人的心灵,反而让他心中怀有的知识与理想更加沉重,体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
-
劳歌三发兮,晨鸡未旦。
- 即使高歌三次,晨鸡却未鸣,时间的漫长与孤独感油然而生,暗示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无力。
-
使我耿耿以戚忧兮,独展转而向隅。
- 最后,诗人表露出心中的忧愁,使他无法释怀,只能孤独地转身,向着墙角,表现出深深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祥鸾与鸱枭的对比,隐喻人性中的光明与黑暗。
- 拟人:将哲人的叹息与贪夫的觊觎赋予情感,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 对仗:前后句结构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诗人对孤独、无奈与对理想的追寻,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与对人性复杂的感慨。诗人用夜晚的寂静作为背景,传达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祥鸾:象征吉祥与希望,代表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鸱枭:象征孤独与悲哀,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失望。
- 庭燎:象征光明与温暖,隐含着诗人对理想的渴望。
- 良卷:寓意知识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祥鸾”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绝望
B. 吉祥
C. 孤独 -
诗中提到的“贪夫”指代什么样的人?
A. 有理想的人
B. 贪婪的人
C. 孤独的人 -
诗人最后为何选择“独展转而向隅”?
A. 感到快乐
B. 感到孤独与无奈
C. 感到希望
答案:
- B. 吉祥
- B. 贪婪的人
- B. 感到孤独与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孤独与思考,但更多的是对酒的寄情,较为洒脱。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更加直接地表达出对亲人的思念与忧愁,情感更加真挚。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