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三 送潘原白令溆浦,用辛稼轩平湖南寇韵》
时间: 2025-01-17 10:37:48意思解释
满江红 其三 送潘原白令溆浦
原文展示:
去矣安仁,惊憔悴西风衣葛。羡筮仕桃花洞口,寻源而入。江上月明乌鹊起,洞庭雾敛鱼龙泣。却乘流一叶望潇湘,波涛急。莫草檄,临邛客。非下濑,戈船力。只鸣琴幕府,坐销锋镝。吹笛自当兵十万,鼓刀恰向隆中出。听楚歌几曲静烽烟,谐金石。
白话文翻译:
安仁,你已离去,西风吹得我憔悴不堪。羡慕那些在桃花洞口做官的人,寻着水源而入。江上月明,乌鹊飞起,洞庭湖的雾散去,鱼龙在低声哭泣。我乘着小船,望向潇湘,波涛汹涌。别去草草发檄,临邛的客人。不是要去下濑,而是戈船的力量。只在幕府里奏响琴声,坐下来消磨锋利的刀剑。吹笛的自会有十万兵马,鼓声正好从隆中传出。听几曲楚歌,静静地消散烽烟,和谐如金石。
注释:
- 安仁:指的是潘原白的名字,意指他离开。
- 桃花洞:传说中的隐士居所,象征隐逸与官场的对比。
- 江上月明:描绘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 乌鹊:指乌鸦和喜鹊,象征着吉凶。
- 潇湘:湘江的美丽水域,常常用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草檄:指匆忙写的文书,表示急于发声的态度。
- 幕府:古代指代军中的指挥部。
- 楚歌:楚地的歌曲,常常用来表达悲伤和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董元恺,清代诗人,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擅长表达情感和豪情壮志。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眷恋与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以“去矣安仁”引入,直切主题,表达对潘原白离开的不舍和惋惜。诗中描绘了如月明、乌鹊、洞庭雾等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羡筮仕桃花洞口,寻源而入”一句,用桃花洞口象征隐士的理想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无奈与向往。随后,诗人将视线转向波涛汹涌的潇湘,似乎在诉说着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结尾部分则回归到音乐与战斗,彰显出诗人对豪情壮志的渴望,尽管身处困境,仍然希望能有所作为。
整首诗气韵洒脱,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清代诗人对个人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愁苦。
- 第二联通过桃花洞的意象,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第三联的自然描写与情感的结合,展现出诗人的思乡情怀。
- 第四联则突出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桃花洞口的隐喻,象征理想与现实的对立。
- 对仗:如“波涛急”和“草檄”,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如“鱼龙泣”,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情感。
-
主题思想:诗歌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豪情与柔情的交融。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桃花:代表理想与隐逸生活。
- 江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
- 乌鹊:寓意吉凶,反映诗人的内心状态。
- 潇湘:故乡的思念,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和回忆。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桃花洞”象征什么?
- A. 官场
- B. 隐士生活
- C. 家乡
- “江上月明”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 A. 清晨
- B. 夜晚
- C. 黄昏
- 诗人对潘原白的情感是?
- A. 不屑
- B. 怀念
- C. 疏远
- 诗中提到的“桃花洞”象征什么?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的《将进酒》,王维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人生哲思。
- 诗词对比:比较董元恺的这首诗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可见两者在表达情感上虽有不同,但均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