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咏影》
时间: 2025-01-19 11:45: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疏影 咏影
作者:郭则沄 〔清代〕
惊鸿一瞥。似镜波半掩,偷眼痴绝。
肯便轻抛,微步依依,密意惯怜鹣鲽。
殷勤照向春波里,奈几许闲情难说。
便隔花远似天涯,小立慰人孤孑。
犹忆云屏促坐,髻翘翠凤颤,孅态都活。
洛浦神光,乍合还离,怨煞碧窗明月。
朦胧替写愁心眼,问怎写黛眉千结。
又绣帷一笑回镫,暗里也应伤别。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的身影如同惊鸿般轻盈,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令人忍不住偷偷地凝视。她的举动轻盈而妩媚,仿佛轻易地就能抛却所有的忧愁,让人心醉。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女子在春波中倒影的情景,虽有万种闲情,却难以尽述。即使身处花丛之中,心中却依旧感到孤独,仿佛身处天涯。回忆起往昔的欢聚时光,女子的髻如翠凤般翘起,身姿轻盈动人。水波初合又散,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怨恨,明月照耀下的窗前,令人愁绪千缕。诗人感慨,如何将这愁苦写成诗句,描绘出女子那淡淡的眉妆。最后,虽只是轻轻一笑,却也暗藏离别的伤感。
注释:
- 惊鸿:形容女子的轻盈和美丽,源于《诗经》中的“惊鸿一瞥”。
- 鹣鲽:比喻一对情人,源于《庄子》中的“鹣鲽情深”。
- 洛浦:指洛阳的水边,象征美丽的景色。
- 黛眉:形容女子的眉毛,常用来形容美人的容貌。
- 绣帷:指绣有花纹的帷幕,寓意华丽和温柔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则沄,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才情横溢,擅长词曲与诗歌。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和人情,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其时社会动荡,诗人以此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感伤。诗中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思考,正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情感写照。
诗歌鉴赏:
这首《疏影 咏影》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幅春日的美丽画卷。诗的开篇以“惊鸿一瞥”引入,瞬间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随即通过“似镜波半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美丽的气氛。诗中女子的形象不仅仅是美的象征,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通过“微步依依”、“密意惯怜鹣鲽”的比喻,诗人表现出对这位女子深深的爱慕和怜惜。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开始反思离别的痛苦,尤其是“奈几许闲情难说”的无奈,体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女子在花间小立,周围虽美,却依旧感到孤独,诗人用“便隔花远似天涯”深刻揭示了爱情的遥远与无奈。最后几句,诗人通过描绘女子的容貌与离别的愁苦,表达了那种难以言表的思念与忧伤。整首诗在抒情中兼具哲理,既有对美的赞叹,也有对离别的惆怅,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情感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惊鸿一瞥:形容女子的瞬间美丽。
- 似镜波半掩:水面波光与女子的身影交织,形成朦胧之美。
- 偷眼痴绝:暗中凝视,表达对美的痴迷。
- 肯便轻抛:轻松抛却烦恼,暗示女子的洒脱。
- 微步依依,密意惯怜鹣鲽:轻盈的步伐中透露出深厚的情感。
- 殷勤照向春波里:细致温柔的关注与爱慕。
- 奈几许闲情难说:表达了对女子情感的复杂。
- 便隔花远似天涯:隔着花丛,感到彼此的距离。
- 犹忆云屏促坐:回忆过去的亲密时光。
- 髻翘翠凤颤:女子的发髻轻盈如凤,表现其美丽。
- 洛浦神光,乍合还离:水波的变化象征着爱情的无常。
- 怨煞碧窗明月:明月照耀下的窗,令人感到孤独与怨恨。
- 朦胧替写愁心眼:模糊的情感象征着心中的愁苦。
- 问怎写黛眉千结:难以描绘深邃的情感。
- 又绣帷一笑回镫:轻轻一笑,暗藏离别的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惊鸿一瞥”,将女子的美丽比作惊鸿。
- 拟人:如“洛浦神光”,赋予自然景物情感。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与细腻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感伤,揭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惊鸿:象征女子的美丽与轻盈。
- 春波: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碧窗:代表孤独与思念的环境。
- 黛眉:象征女子的秀丽与妩媚。
- 绣帷:象征温柔的情感与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惊鸿一瞥”形容的是谁? A. 女子
B. 诗人
C. 明月 -
“微步依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怨恨
B. 爱慕
C. 寂寞 -
诗人对离别的感受是? A. 伤感
B. 喜悦
C. 无所谓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但更显柔情。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通过月夜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情感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典诗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