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中风雨梅公择有不悦这色因用其韵与解之
清於明鉴绿於蓝,水色山容总一般。
游子正怀羁旅恨,聊将目力解眉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清澈的水面比明镜更清晰,绿色的水色比蓝天还要鲜艳,水的颜色和山的容貌都是一样的美丽。游子此时正怀有对远离家乡的愁苦,借着眼前的美景来解开心中的烦闷。
注释:
- 清於明鉴:比喻水面清澈,胜过明镜的清晰。
- 绿於蓝:指水的颜色鲜绿过于蓝色,比喻自然景色的美丽。
- 游子:在外游历的人,通常指远离故乡的人。
- 羁旅恨:对旅途的思念和忧愁。
- 目力解眉攒:通过眼前的景色来缓解心中的忧虑,放松眉头的紧皱。
典故解析
- “清於明鉴”和“绿於蓝”: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强调自然景物的美丽与清澈,可能与道家自然哲学思想有关,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精炼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对自然的观察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浓厚的道家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舟行之际,正值风雨交加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旅途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这首《舟中风雨梅公择有不悦这色因用其韵与解之》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开篇,诗人在舟中被风雨环绕,眼前的自然景色却映衬出一种独特的美感。他以“清於明鉴,绿於蓝”来形象地描绘水面与山色的清澈与鲜艳,展现了自然之美和生命的活力。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是对内心情感的寄托。
游子在旅途中,虽面临风雨,但依然能够从自然中找到一丝慰藉。他的“羁旅恨”与“目力解眉攒”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他内心的矛盾: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与苦恼,又有对眼前美景的赞美与欣赏。诗人在此刻的感受和思考,正是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李弥逊在这首诗中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使得诗歌不仅具有视觉的美感,也蕴含了生动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於明鉴:水的清澈胜过明镜,强调了水面反射出的景物之清晰。
- 绿於蓝:水色的绿色比蓝天还要鲜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色彩的敏锐感知。
- 水色山容总一般:水与山的美丽是相辅相成的,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游子正怀羁旅恨:游子因离乡而感到愁苦,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 聊将目力解眉攒:用眼前的美景来解开心中的忧愁,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於明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水的清澈。
- 对仗:诗句中“清”与“绿”、“水色”与“山容”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游子心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表达了人们在困境中依然能寻找情感慰藉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山:代表着稳重与永恒。
- 游子:象征着漂泊与思乡的情感。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水与山的结合,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与生命的哲理。
- 游子的形象则增强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反映了普遍的人生经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清於明鉴”指的是什么? A. 水的清澈
B. 山的高大
C. 太阳的光辉
D. 风的轻柔 -
诗中“游子”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乡
C. 愤怒
D. 忧伤 -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生命的无常
B. 对故乡的思念
C. 自然的美丽
D. 朋友的情谊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静夜思》(李白)与《舟中风雨梅公择有不悦这色因用其韵与解之》(李弥逊)都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前者通过夜晚的寂静和月光的映照来抒发情感,而后者则通过舟中的自然景色来解读内心的孤独,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对比,前者更为直接,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间接表达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弥逊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