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淹泊平山堂。寒食节,固陵绿事参军表弟周元固惠酒,为作此词)》

时间: 2025-01-06 09:03:42

细腰宫外清明雨。

云阳台上烟如缕。

云雨暗巫山。

流人殊未还。

阿谁知此意。

解遣双壶至。

不是白头新。

周郎旧可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细腰宫外清明雨。
云阳台上烟如缕。
云雨暗巫山。
流人殊未还。
阿谁知此意。
解遣双壶至。
不是白头新。
周郎旧可人。

白话文翻译:

在细腰宫外,清明时节下着细雨。
云阳台上,烟雾如丝缕般飘散。
巫山的云雨,愁绪难以排遣。
流浪的游子,何时才能归还?
有谁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情?
只希望送来两壶美酒。
这酒并非是为了白头之人,
而是为周郎那位旧日的可人。

注释:

  • 细腰宫:指的是宫殿,细腰形容其婀娜多姿。
  • 清明雨:清明节时的细雨,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 云阳台:指的是高台,云雾缭绕,增添了神秘气氛。
  • 巫山:古代传说中的一座山,常与爱情相关联。
  • 流人:漂泊在外的人,表现了思乡之情。
  • 阿谁:谁,古汉语用法。
  • 双壶:两壶酒,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 周郎:周瑜,代表旧日情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滨,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为“苏黄”派的代表,主张诗歌应具个性和真情。他的诗风独特,常表现出豪放与细腻结合的特点。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清明节,诗人因思念远方的友人而作。寒食节是春天的重要节日,通常与清明节相连,正是祭祖和缅怀故人的时刻。此时节的细雨和浓雾,正勾起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菩萨蛮》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清明时节的愁苦与思乡之情。开篇“细腰宫外清明雨”即以细雨勾画出春天的氛围,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描写“云阳台上烟如缕”,既是对美景的描绘,也暗含了内心的迷惘与愁思。巫山的云雨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愁,流人未还则进一步加深了对故土和友人的思念。

在后半部分,诗人直白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阿谁知此意”,发出对理解者的呼唤,体现出一种孤独与渴望。最后,诗人希望能借酒浇愁,送来“双壶”,而这酒并非是给老朋友的,而是为周郎这位往日情人,显示出他对旧日情感的珍视与追忆。

整首词在意象的选择上,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又充满思绪的境界,充分展现了黄庭坚的艺术才华与深厚的情感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细腰宫外清明雨:描绘了细雨淅淅沥沥的景象,营造出清明时节的氛围。
  2. 云阳台上烟如缕:云阳台上的烟雾轻柔缭绕,增添了神秘感。
  3. 云雨暗巫山:巫山的云雨隐晦而愁苦,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困境。
  4. 流人殊未还:诗人表达了对离去朋友的思念,情感愈发深重。
  5. 阿谁知此意:对理解自己情感的人感到渴望,凸显孤独。
  6. 解遣双壶至:渴望着能有人送来酒,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7. 不是白头新:强调这酒并非是为了老年,而是旧日情人之酒。
  8. 周郎旧可人:周郎是诗人心中难忘的情人,寓意着对美好过往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如缕”,将烟雾的轻柔形象化,增添了诗意。
  • 对仗:整首词在对称结构上,展现出和谐的韵律美。
  • 拟人:将情感寄托于自然景象中,使情感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思乡与感怀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渴望理解和慰藉的心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细雨:象征着温柔与愁苦,代表着人们内心的思念。
  2. 云雾:象征着迷茫与思绪的缭绕,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3. 巫山:传统中与爱情和别离相联系,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4. 双壶美酒:象征着友情与温暖,渴望分享与怀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云阳台上烟如缕”,这一景象表现了诗人的____情感。

    • A. 高兴
    • B. 思念
    • C. 愤怒
  2. 选择题:黄庭坚的这首词主要表达了对____的思念。

    • A. 亲人
    • B. 友人
    • C. 情人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周郎”指的是周瑜。 (对/错)

答案:

  1. B. 思念
  2. C. 情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李白的《将进酒》
  • 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黄庭坚 vs. 苏轼:两位诗人都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黄庭坚的情感更为细腻,而苏轼则更显豪放。

在对黄庭坚的《菩萨蛮》的理解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艺术魅力,更能领悟到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往昔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