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井茶送孔常父》
时间: 2025-01-06 08:57: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以双井茶送孔常父
——黄庭坚
校经同省并门居,无日不闻公读书。
故持茗椀浇舌本,要听六经如贯珠。
心知韵胜舌知腴,何似宝云与真如。
汤饼作魔应午寝,慰公渴梦吞江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与孔常父同在一个地方读书的情景。每日都能听到他在读书的声音,因此我特意准备了一杯茶,想听听他对经典的解读。心中明白,古典的韵味要胜过口头的华丽,哪能比得上那真正的真理与宝贵的智慧。午后的饼汤让人困倦,愿他在梦中能够畅饮江湖之水。
注释:
- 校经:指校对经典书籍。
- 无日不闻:意为每天都能听到。
- 茗椀:茶碗,盛茶的器具。
- 六经: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乐经》。
- 韵胜舌知腴:意为韵味比口舌的华丽更加重要。
- 宝云:比喻珍贵的云彩,象征美好的事物。
- 汤饼作魔:指午餐的汤饼让人感到困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涪翁,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擅长诗词和散文,风格清新脱俗,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黄庭坚与孔常父(孔子后裔)共处一地时,表达了对孔常父求知精神的敬佩和对茶文化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茶的象征,表达了对学术和友谊的珍视。黄庭坚将喝茶与读书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孔常父的尊重。诗中使用了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将茶的清香与书卷的气息融为一体,使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六经”是中国古代经典,黄庭坚借茶的清香引出对这些经典的思考,意在说明真正的智慧并非口头上华美的辞藻,而是内心对真理的认识和理解。结尾提及“汤饼作魔”,则暗示了学习过程中的困倦与疲惫,也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亲切与真实。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关怀,也有对知识的追求,体现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校经同省并门居:我们共同校对经典,住在同一个地方。
- 无日不闻公读书:每天都能听到你在读书的声音。
- 故持茗椀浇舌本:因此我特意准备了茶,想要洗净口舌,聆听经典。
- 要听六经如贯珠:我想听你对六经的讲解,如同串起的珍珠。
- 心知韵胜舌知腴:内心明白韵味比口头的华丽更重要。
- 何似宝云与真如:这比起真正的智慧和珍贵的事物又何其不同。
- 汤饼作魔应午寝:午餐的汤饼让我困倦,正适合午休。
- 慰公渴梦吞江湖:愿在梦中能慰藉你,畅饮江湖的甘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知识比作清茶,温润心灵。
- 对仗:诗句之间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节奏感和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茶:象征清雅、静谧的学习生活。
- 书:代表知识与智慧,体现了求知的渴望。
- 江湖:象征广阔的天地与文化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关于这首诗,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A. 诗人对孔常父的态度是轻蔑的。
- B. 诗中提到的“六经”是古代经典。
- C. 诗的核心主题是政治。
-
“汤饼作魔应午寝”这句中的“魔”指的是什么?
- A. 鬼怪
- B. 让人困倦的东西
- C. 食物的魔法
-
诗中提到的“茗椀”指的是什么?
- A. 一本书
- B. 茶碗
- C. 酒杯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茶歌》 - 陶渊明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两者都表现了对知识和自然的热爱,但黄庭坚更注重人际关系的温暖。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