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送刘道士游天台》
时间: 2025-01-01 12:58: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居易的《和送刘道士游天台》原文如下:
闻君梦游仙,轻举超世雰。
握持尊皇节,统卫吏兵军。
灵旗星月象,天衣龙凤纹。
佩服交带箓,讽吟蕊珠文。
阆宫缥缈间,钧乐依稀闻。
斋心谒西母,暝拜朝东君。
烟霏子晋裾,霞烂麻姑裙。
倏忽别真侣,怅望随归云。
人生同大梦,梦与觉谁分。
况此梦中梦,悠哉何足云。
假如金阙顶,设使银河濆。
既未出三界,犹应在五蕴。
饮咽日月精,茹嚼沆瀣芬。
尚是色香味,六尘之所熏。
仙中有大仙,首出梦幻群。
慈光一照烛,奥法相絪缊。
不知万龄暮,不见三光曛。
一性自了了,万缘徒纷纷。
苦海不能漂,劫火不能焚。
此是竺乾教,先生垂典坟。
白话文翻译
听闻你梦游仙境,轻松飘逸超越世俗的纷扰。
手握尊贵的皇节,统领文官和武将。
灵旗上绘有星月的图案,天衣上绣着龙凤的纹饰。
佩戴着法器,吟诵着珠花的文辞。
在阆苑的缥缈之中,隐约听到天乐的声音。
斋心朝见西方的母神,黄昏时拜见东方的君主。
烟雾缭绕中飘动着子晋的衣袖,霞光照映下麻姑的裙摆。
转瞬间与真挚的伴侣别离,惆怅地望着随云归去。
人生如同一场大梦,梦和觉又有何分别?
再说这梦中又有梦,悠然自得何必多言。
假如真有金阙在顶,设若银河在下。
既未超出三界,仍在五蕴之中。
饮食日月的精华,咀嚼沆瀣的芬芳。
这仍是色香味,六尘所熏染。
仙中有更高的仙人,首屈一指脱离梦幻的群体。
慈光一照如烛,深奥的法则相互交织。
不知道万年的暮色,不见三光的余辉。
一性自我明了,万缘徒然纷扰。
苦海无法漂泊,劫火无法焚烧。
这就是竺乾的教义,老师所传的经典。
注释
- 闻君:听说你。
- 轻举:轻松地举起身形,形容飘逸。
- 尊皇节:象征权威的节杖。
- 灵旗:象征神灵的旗帜。
- 阆宫:传说中的仙宫。
- 斋心:洗净心灵。
- 子晋:指晋朝的名士,象征高洁。
- 麻姑:道教中的女仙,通常与长寿有关。
- 苦海:比喻人生的艰难困苦。
- 竺乾教:指佛教或道教的教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而受到广泛欢迎。他的诗歌作品涵盖了爱情、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和送刘道士游天台》创作于白居易与友人送别道士刘某游天台山之际。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向往与追求,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体现了白居易对道教文化的深厚理解和个人哲理的思考。开篇以“闻君梦游仙”引入,瞬间营造出一个超脱世俗、充满神秘色彩的仙境。诗中多处描绘了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反映了人们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白居易通过丰富的意象,如“灵旗星月象”和“阆宫缥缈间”,将读者带入一个缥缈的世界,探讨梦与现实的界限。他借助道教的元素,表达了对高洁、超然的向往,也流露出对世俗烦恼的逃避。全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上深邃,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人生命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能和深邃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君梦游仙:听说你梦中游历仙境,开启了对仙界的向往。
- 轻举超世雰:轻松地举起身形,超越了世俗的纷扰。
- 握持尊皇节:手握尊贵的节杖,象征着权威与尊崇。
- 统卫吏兵军:掌管文官与武将,展现权力的象征。
- 灵旗星月象:灵魂的旗帜上绘有星月,描绘了仙界的神秘。
- 天衣龙凤纹:天衣绣有龙凤,象征着高贵与祥瑞。
- 佩服交带箓:佩戴法器,象征道教的修行与信仰。
- 讽吟蕊珠文:吟唱珠花的文辞,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志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生同大梦”,将人生比作梦境,形象生动。
- 对仗:如“烟霏子晋裾,霞烂麻姑裙”,和谐的音韵增强了美感。
- 拟人:如“慈光一照烛”,赋予光明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梦与现实、人生命题的深刻哲理,表现了白居易对个体存在的思考与对道教思想的推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象征超脱与理想。
- 梦:代表虚幻与人生的无常。
- 金阙:象征权力与尊贵。
- 灵旗:代表神灵与信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子晋”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诸葛亮
- B. 屈原
- C. 晋朝的士人
- D. 李白
-
诗中“人生同大梦”的意思是?
- A. 人生如梦,不可捉摸
- B. 生活在梦中
- C. 现实是梦
- D. 以上皆是
答案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之情。
- 李白《将进酒》:表现人生豪情与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对比
白居易与李白的作品都探讨了人生与梦的关系,但白居易更注重于哲理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多表现豪放的情感。两者在风格与主题上各有千秋,展示了唐诗的丰富多样。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集》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