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热少客,因咏所怀》

时间: 2025-01-01 13:08:06

冠栉心多懒,逢迎兴渐微。

况当时热甚,幸遇客来稀。

湿洒池边地,凉开竹下扉。

露床青篾簟,风架白蕉衣。

院静留僧宿,楼空放妓归。

衰残强欢宴,此事久知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冠栉心多懒,逢迎兴渐微。
况当时热甚,幸遇客来稀。
湿洒池边地,凉开竹下扉。
露床青篾簟,风架白蕉衣。
院静留僧宿,楼空放妓归。
衰残强欢宴,此事久知非。

白话文翻译:

我懒得打扮,心里感觉无趣,迎接的兴致也逐渐减少。
正值酷热的季节,幸好有客人来访不多。
湿润的池边泥土,凉爽的竹下门扉打开。
露天的床上铺着青色的席子,微风轻拂着白色的衣裳。
院子静悄悄地留着和尚过夜,楼上空荡荡地让妓女回去。
即便衰老残缺,仍然强作欢宴,这种事情早已知道是不对的。

注释:

  • 冠栉:指打扮、梳理头发。
  • 逢迎:迎合、奉承。
  • 湿洒:湿润的泥土。
  • 青篾簟:青色的竹席。
  • 白蕉衣:白色的衣服。
  • 衰残:衰老、残缺。
  • 欢宴:欢聚、宴会。

典故解析:

本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午后,表现了作者在炎热天气中的懒散心情和对客人稀少的感慨。诗中的“留僧宿”和“放妓归”表现了生活的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并称为“唐诗三大家”。其诗以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著称,关心社会民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盛夏,作者因时节炎热和人情冷淡而感到懒散,借此抒发自己对人生短暂、欢乐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时热少客”为题,诗人通过描写炎热的夏日和客人稀少的情境,展现了内心的懒散与无奈。开篇的“冠栉心多懒,逢迎兴渐微”便道出了诗人在酷热下的惰性与心情的沉闷,随着天气的炎热,社交的兴致也随之减弱,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消极态度。接着,诗人描绘了池边的湿润、竹下的凉爽,展现出一种自然的宁静与安逸,似乎对炎夏有些解脱。后面的“院静留僧宿,楼空放妓归”,则表现了人际关系的冷淡,似乎在无奈中流露出对往昔热闹的怀念,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最后一句“衰残强欢宴”更是道出人生的无常与短暂,尽管心中明白欢乐并非长久,但仍然强作欢颜,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哲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社会的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冠栉心多懒:形容心中懒散,不愿打扮。
  • 逢迎兴渐微:迎合他人的心情逐渐减退。
  • 况当时热甚:正值酷热的时节。
  • 幸遇客来稀:客人来访的机会很少,感到庆幸。
  • 湿洒池边地:池边的泥土湿润。
  • 凉开竹下扉:竹下的门扉打开,带来凉意。
  • 露床青篾簟:露天的床上铺着青色的席子。
  • 风架白蕉衣:微风轻拂着白色的衣服。
  • 院静留僧宿:院子里安静,和尚留宿。
  • 楼空放妓归:楼上空荡,妓女回去。
  • 衰残强欢宴:即使衰老,也要强作欢宴。
  • 此事久知非:这种事情早已知道不是长久之计。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的情感与生活状态的对比。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人际关系的冷漠,深刻揭示了人情的变迁和人生的短暂。

意象分析:

  • 湿洒池边地:象征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 凉开竹下扉:表示心境的清凉与舒适。
  • 露床青篾簟:反映出一种闲适与悠然的生活状态。
  • 院静留僧宿:象征着一种生活的孤独与安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逢迎兴渐微”是什么意思?
    • A. 兴趣越来越浓
    • B. 兴趣逐渐减少
    • C. 兴趣保持不变
    • D. 兴趣完全消失
  2. 诗人通过“楼空放妓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热闹的期盼
    • B. 对孤独的无奈
    • C. 对友谊的珍惜
    •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白居易《时热少客》与王维《鹿柴》的比较:两者都反映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际关系的思考,但白居易更侧重于生活的无奈与哲思,而王维则体现出一种宁静的美与对自然的向往。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的古诗词研究书籍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