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 其二》
时间: 2025-01-08 21:08:03意思解释
醉蓬莱 其二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原文展示:
把数行青史,读向床头,仰天孤啸。可惜桃花,又落来琼岛。谁是谁非,磻溪严濑,千古同垂钓。准放狂颠,行歌乱冢,醉眠丛庙。旷野苍茫,晓山重叠,红日将生,海天鸡叫。残梦惊回,怅华胥古道。一片旌旗,三更鼓角,怕吹来江表。且向垆边,问他春瓮,酒存多少。
白话文翻译:
我在床头读着历史的几行字,仰天长啸,感慨万千。可惜那些桃花,还是凋落在琼岛上。究竟谁对谁错,磻溪的严峻水流,千古以来都在垂钓。放任我狂妄不羁,随意歌唱在乱坟中,醉倒在丛庙旁。旷野一片苍茫,晓山层层叠叠,红日即将升起,海天之间公鸡在鸣叫。梦中惊醒,感叹华胥古道的无情。阵阵旌旗,三更时分鼓角声响,恐怕又要吹响江边的号角。且在酒坛旁问问,春天的酒还剩多少。
注释:
- 青史:指历史书籍,这里指历史的记载。
- 琼岛:指美好的地方,这里象征着理想的归宿。
- 磻溪:古地名,代表险恶的水域。
- 狂颠:狂妄不羁的状态。
- 丛庙:丛林中的庙宇,暗示隐秘与孤独。
- 华胥古道:传说中的古道,象征着无法回归的理想和梦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维崧,清代诗人,以豪放派诗风著称,作品多表现对人生、历史的感慨与思考。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时代动荡不安,诗人通过醉酒的意象表达对过往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深思。
诗歌鉴赏:
《醉蓬莱 其二》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与历史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历史的阅读和对现实的沉思,展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理想的渴望。开篇即以“数行青史”引入,表达了对历史的关注与思考,接着“仰天孤啸”则展现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无奈。诗中“可惜桃花,又落来琼岛”一句,传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桃花常象征着青春与美丽,而此处的凋零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理想的破灭。
全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描绘了诗人醉酒后的情景和内心的想法。后半部分中“残梦惊回,怅华胥古道”一句,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相结合,令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追寻的失落感。最后一句“问他春瓮,酒存多少”,既是对生活的追问,也是对未来的期盼与希望,给整首诗平添了一份温暖与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把数行青史,读向床头:表明诗人对历史的关注,历史书籍摆在床头,随时可读。
- 仰天孤啸:表达诗人心中的孤独感,仰天长啸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 可惜桃花,又落来琼岛:感叹美好的事物易逝,桃花凋落象征青春的消逝。
- 谁是谁非,磻溪严濑:质疑历史的公正,磻溪的水流象征着人生的险阻。
- 千古同垂钓:用钓鱼比喻人生的追求,表达一种永恒的等待。
- 准放狂颠,行歌乱冢:放任自我,随意歌唱,体现了诗人的洒脱。
- 醉眠丛庙:醉倒在庙宇旁,暗示对世俗的逃避。
- 旷野苍茫,晓山重叠:描绘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开阔与静谧的氛围。
- 红日将生,海天鸡叫:日出与鸡鸣的场景,象征着新的开始。
- 残梦惊回,怅华胥古道:对梦的追忆与无奈,华胥古道象征失落的理想。
- 一片旌旗,三更鼓角:战争与动乱的象征,表达对现实的恐惧。
- 怕吹来江表:担心外界的影响,暗示对社会的敏感与忧虑。
- 且向垆边,问他春瓮,酒存多少:在寻求慰藉的同时,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桃花:象征青春与美好。
- 青史:代表历史与记忆。
- 磻溪:象征艰难险阻。
- 丛庙:暗示孤独与隐秘。
- 华胥古道:象征失落的理想与梦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史”指的是什么?
- A) 青色的书籍
- B) 历史书籍
- C) 自然景色
- D) 青色的河流
-
“可惜桃花,又落来琼岛”中的“桃花”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青春与美好
- C) 友情
- D) 名声
-
“残梦惊回,怅华胥古道”中的“华胥古道”代表什么?
- A) 一条真实的道路
- B) 失落的理想与梦境
- C) 真实的历史
- D) 旅行的路线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的《庐山谣》、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诗词对比:李白与陈维崧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偏重于豪放与个性,陈维崧则更显细腻与沉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深入了解陈维崧的生平与创作。
- 《古典诗词鉴赏》:提升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与鉴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