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送镜空上人游江南
作者: 方干〔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去住如云鹤,飘然不可留。
何山逢后夏,一食在孤舟。
细雨莲塘晚,疏蝉橘岸秋。
应怀旧溪月,夜过石窗流。
白话文翻译:
离去和停留就像云中的鹤,轻盈飘逸,难以长久停留。
不知道在什么山中会遇到后来的夏天,只是在孤舟上吃一顿饭。
细雨轻洒在莲塘的傍晚,稀疏的蝉鸣在橘树旁的秋天里。
你应该怀念那条旧溪流映照的月光,夜晚经过石窗时水流的声音。
注释:
- 去住: 离去与停留。
- 云鹤: 比喻轻盈自由的状态,云中的鹤象征飘逸与不受拘束。
- 孤舟: 孤独的小船,象征漂泊与孤独。
- 细雨莲塘: 描述了雨后莲花池塘的宁静与美丽。
- 疏蝉: 稀疏的蝉声,表达秋季的静谧。
- 旧溪月: 怀念过去的月光与溪水,表达对往昔时光的眷恋。
典故解析:
“云鹤”与“孤舟”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自由与孤独,表达诗人内心的漂泊感。“溪月”则是古人常用来抒发对自然的思念,以及对美好过往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干,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以五言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他的诗歌清新自然,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方干的游历之际,表达了他对江南美景的向往与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短暂与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前两句以云鹤和孤舟作比,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漂泊。诗人似乎在思考自己的生存状态,既渴望自由,又感到孤独的无奈。接下来的细雨莲塘和疏蝉橘岸则描绘了江南的秋景,细雨和蝉声交织,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寂寥与思念。最后的“旧溪月”与“石窗流”更是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怀旧情结,流淌的水声仿佛在唤起他对往昔的回忆,带有淡淡的伤感。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唐代诗歌特有的细腻与深刻。
诗词解析:
- 去住如云鹤: 把人生的离去与停留比作云中的鹤,隐喻人的生活状态如同云鹤般飘忽不定。
- 何山逢后夏: 表达对未来的未知与期待,强调人生旅途的不可预知。
- 一食在孤舟: 体现了诗人漂泊的生活,孤舟上的一餐显得格外孤单且珍贵。
- 细雨莲塘晚: 细雨润泽下的莲塘,展现出江南的温柔与恬静。
- 疏蝉橘岸秋: 秋天的蝉声稀疏,传达出一种季节更替的感慨。
- 应怀旧溪月: 诗人对往昔的怀念,月光照在溪水上,勾起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 夜过石窗流: 夜晚的流水声透过石窗,带来对过往的思索与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 “去住如云鹤”,将人生的状态比作云中的鹤,形象生动。
- 对仗: 全诗句式工整,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细雨、莲塘、蝉声等意象,构建出江南秋天的宁静与美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往昔的怀念,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短暂与孤独的感悟,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 云鹤: 象征自由与漂泊,表现出诗人的洒脱与无奈。
- 孤舟: 体现孤独与漂泊,强调人生之路的曲折与艰辛。
- 细雨: 象征柔情与思念,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
- 莲塘: 代表着宁静与美好,反映了自然的和谐美。
- 蝉声: 代表秋天的到来,带有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 旧溪月: 象征怀旧与思念,寄托了诗人对过去的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去住如云鹤”意指什么?
A. 生活的无常
B. 旅行的快乐
C. 自由的向往
D. 孤独的状态 -
诗人对江南的描绘主要通过哪些意象?
A. 冬雪与梅花
B. 细雨与莲塘
C. 夕阳与大海
D. 山川与河流 -
“旧溪月”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对过去的怀念
C. 生活的孤独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与方干的《送镜空上人游江南》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但李白的诗歌更具豪放之气,而方干则透出细腻与柔情。
通过对两首诗的对比,可以看到唐代诗人如何在自然与人生之间找寻情感的共鸣,展现了不同风格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