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人邀游龙门寺用少陵蓝田崔氏庄韵 其七》

时间: 2025-01-16 22:19:40

风月无边宇宙宽,斯人底事异悲欢。

雁横塞北空传简,菊满篱东好挂冠。

黯淡秋心诗亦瘦,萧疏爽气酒馀寒。

古来词赋登临客,短发何须揽镜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月无边宇宙宽,斯人底事异悲欢。
雁横塞北空传简,菊满篱东好挂冠。
黯淡秋心诗亦瘦,萧疏爽气酒馀寒。
古来词赋登临客,短发何须揽镜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宽广的宇宙,风和月的景象无边无际,而此时此刻的我,心中却感受到不同的悲欢离合。雁群在北方的天空中飞过,传递着书信;东边的篱笆上菊花盛开,正是挂起冠冕的好时节。然而,内心的忧伤使得我的诗句显得单薄,清冷的秋风透过酒杯,带来一丝寒意。自古以来,登高作赋的诗人们,何必在镜前揽头短发呢?

注释:

  • 风月:指自然景象,象征诗情画意。
  • 斯人:此人,指代自己。
  • 悲欢:悲伤与欢乐。
  • :大雁,常用于传递书信,象征远方的思念。
  • :菊花,常与秋天相关,象征高洁和隐逸。
  • 挂冠:指隐退或辞官,追求闲适生活。
  • 黯淡:形容心情低落。
  • 爽气:清爽的风气,指秋天的气息。
  • 短发:比喻年轻时的轻松洒脱,反映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典故解析:

  • :古时大雁常被用来象征信使,诗中用其来表达远方的情感。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常与隐士生活联系在一起。
  • 挂冠:出自《史记》,指隐退或辞官,寓意追求自由和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振钧是清代的一位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其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可能受到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和个人境遇的影响,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宽广的宇宙和细腻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开篇便用“风月无边”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广袤的自然之美,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开阔的空间。诗人在此空间中,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人生的悲欢离合。尤其是“雁横塞北空传简”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雁的飞翔让人联想到孤独与远离,增添了深邃的情感色彩。

接下来的“菊满篱东好挂冠”则表现出一种理想的隐逸生活,菊花在秋天盛开,象征着诗人的高洁追求。然而,诗人内心的“黯淡秋心”又让这一切显得有些无奈,诗句的节奏在这里发生了微妙的转变,带出一种清冷的哀伤。

最后一句“短发何须揽镜看”,以自嘲的口吻反映出对外貌和时间流逝的淡然,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态度。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风月无边宇宙宽:描绘自然的辽阔,反映诗人的开阔胸怀。
    • 斯人底事异悲欢:感叹个体情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 雁横塞北空传简:借雁象征思念,传递远方的消息。
    • 菊满篱东好挂冠:暗示理想的隐逸生活,表现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 黯淡秋心诗亦瘦:表现内心情感的低落,诗歌的创作受到影响。
    • 萧疏爽气酒馀寒:秋天的气息与酒的余温形成对比,增添一丝寒意。
    • 古来词赋登临客:回顾历史,强调诗歌创作的传统。
    • 短发何须揽镜看:对自身外貌的无所谓,表现出一种淡然态度。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意。
    • 对仗:如“悲欢”与“传简”,展现出诗的对称美。
    • 拟人:雁被赋予传信的能力,增添了生动性。
  3.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反思人生的悲欢离合,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中的无奈,最终在淡然与洒脱中寻求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 风月:象征自然、自由与诗情。
  • :代表思念与距离感。
  • :象征高洁、隐逸与秋天的生命力。
  • :象征生活的惬意与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月无边”意指: A. 自然无垠
    B. 人生苦短
    C. 诗人心情
    D. 离别思念

  2. “菊满篱东”中菊花象征: A. 忧愁
    B. 高洁与隐逸
    C. 时光流逝
    D. 酒的余温

  3. 诗的最后一句反映: A. 诗人的自恋
    B. 诗人对外貌的无所谓
    C. 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D. 诗人的孤独感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展现了自然与情感的结合,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通过对月亮的描写,传达对兄弟的思念,展现出不同的抒情方式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辞典》
  • 《清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