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

时间: 2025-01-19 15:48:53

礼士招贤万古名,高台依旧对燕城。

如今寂寞无人上,春去秋来草自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燕台
汪遵

礼士招贤万古名,高台依旧对燕城。
如今寂寞无人上,春去秋来草自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名士的追忆与感慨。诗人在高台上招贤纳士的美名流传千古,但如今高台依然矗立,却无人前来。随着春去秋来,草木自生,显得格外寂寞,令人感慨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注释:

字词注释:

  • 礼士:指有德有才的士人。
  • 招贤:招纳贤才。
  • 万古名:指流传千古的名声。
  • 高台:指高耸的台地,象征权势与荣耀的地方。
  • 燕城:指燕国的都城,可能是指古代的北京。
  • 寂寞:孤独、冷清。
  • 草自生:草木自然生长,象征岁月的流逝。

典故解析:

燕台是古代名士招贤纳士的场所,诗中提到的“礼士招贤”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德才兼备的推崇。同时,燕城的高台则可以引发对历史的追思,许多英才在此曾经聚集,如今却显得无比冷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遵是唐代的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风格多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达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在唐代,士人的地位和影响力非常重要,本诗可能是在汪遵对历史兴衰的思考中创作的,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失落感。

诗歌鉴赏:

《燕台》通过对高台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对历史的追思与现实的无奈。开头两句提到了“礼士招贤”的传统,显示出古代士人对人才的渴望与重视,仿佛在回响着历史的辉煌。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如今寂寞无人上”这句则突出了现实的冷清与孤独,形成鲜明的对比。人们曾在此聚集交流,如今却无人问津,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惆怅。

诗中“春去秋来草自生”意象的运用,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草木依旧生长,但人事却已不同,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与新的开始。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让人对未来充满了思考。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既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礼士招贤万古名:古代以来,招揽人才的名声流传千古,强调了士人和求贤的传统。
  2. 高台依旧对燕城:高台依然矗立,与燕城相对,象征着历史的延续。
  3. 如今寂寞无人上:现实中高台上却没有人来,显得冷清与孤独,反映了人事的变迁。
  4. 春去秋来草自生:随着季节的变换,草木自然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春去秋来”,形成了时间的对比。
  • 意象:高台与燕城象征历史与现实的对立。
  • 拟人:草自生,赋予草木生机,象征生命的延续。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与现实孤独的感慨,体现了历史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人事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台:象征权力与荣耀。
  • 燕城:象征历史的文化底蕴。
  • 草自生:象征生命的顽强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燕台》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汪遵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春去秋来”主要表述了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人的离去
    • C. 物候的变化
    • D. 自然的生长
  3. “礼士招贤万古名”中“万古名”指的是什么?

    • A. 古代的名声
    • B. 未来的荣光
    • C. 现世的传承
    • D. 个人的成就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汪遵的《燕台》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索,但汪遵更侧重于对往昔的追忆,而杜甫则更加强调现实的苦闷与忧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解读》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