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续短歌》
时间: 2025-01-19 13:44: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歌续短歌
作者:刘基 〔明代〕
短歌调促情苦悲,
长歌引愁无绝期。
短声欲尽长声续,
似是荆山人泣玉。
悲哉荆山泣玉人,
但知贵玉不贵身。
纵令哭尽歌堪听,
何异春花委路尘。
古称悲歌可当哭,
伤心如中金石镞。
更不必听蔡琰笳,
又不必听渐离筑。
长歌飘扬彻九天,
短歌呜咽入九泉。
徒言歌哭两情异,
谁知歌声尤可怜。
白话文翻译
短歌节奏急促,表达了情感的苦涩悲哀;而长歌则引发无尽的愁苦。短声即将结束,长声又随之而来,仿佛是荆山上的人正在为美玉而哭泣。悲哉,那在荆山哭泣的人,只知道珍惜美玉而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即使哭泣到极点,歌声依然动人,和春花凋零在尘土中是一样的。古人说悲歌可以当作哭泣,伤心的感觉宛如被金石射中。更不必去听蔡琰的笛声,也不必去听渐离的筑声。长歌在天空中回响,短歌则呜咽入九泉。口口声声说歌与哭是两种情感,谁又知道歌声更让人心疼呢?
注释
- 荆山:传说中的一座山,常与悲情联系在一起。
- 泣玉:为玉而哭,象征珍贵事物的悲伤。
- 蔡琰:古代女诗人,以笛声闻名。
- 渐离:古人,擅长筑,常与悲伤音乐相联系。
- 九天:指高空,象征歌声的高亢。
- 九泉:指地下,象征短歌的哀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号季高,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诗词才华和深厚的文学修养闻名,作品多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
《长歌续短歌》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们情感压抑的时期。诗人通过对长短歌的对比,表达了对悲伤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长歌续短歌》是一首以音乐与情感为主题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悲欢的深刻体悟。诗中通过短歌与长歌的对比,体现了悲伤情感的不同表现形式。短歌节奏急促,像是瞬间的情感爆发,而长歌则如涓涓细流,绵延不绝,令人沉浸其中。诗人利用荆山人泣玉这一意象,表现了对珍贵事物的怜惜与对生命的反思。
“纵令哭尽歌堪听,何异春花委路尘。”通过春花与尘土的对比,诗人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即使是再动人的歌声,终究难以逃脱消逝的命运。此外,诗中提到的蔡琰和渐离,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家,诗人用他们的名字来强调音乐的力量与情感的共鸣。
整首诗在形式上流畅自然,情感上深刻细腻,展现了诗人对音乐与情感的独特理解。诗人在悲伤中寻求音乐的慰藉,令人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短歌调促情苦悲:短歌的节奏急促,传达出悲伤的情感。
- 长歌引愁无绝期:长歌则让愁苦不断延续。
- 短声欲尽长声续:短歌快要结束时,长歌又接着唱。
- 似是荆山人泣玉:像是荆山上的人因美玉而哭泣。
- 悲哉荆山泣玉人:可悲的是,那人只懂得珍惜玉石。
- 但知贵玉不贵身:只知道珍贵玉石,而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 纵令哭尽歌堪听:即使哭泣到极点,歌声仍然动人。
- 何异春花委路尘:这与春花凋零在尘土中没有什么区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短歌与长歌比作情感的不同表现形式。
- 对仗:短歌与长歌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
- 拟人:音乐被赋予了情感,给人以生命的感觉。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脆弱与珍贵情感的深刻思考,揭示了音乐在悲伤情感中的重要作用。
意象分析
- 荆山:象征悲伤与珍惜。
- 玉:代表美好而脆弱的事物。
- 春花: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丽。
- 歌声:音乐的力量,能够引发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短歌的特点是什么?
- A. 节奏缓慢
- B. 节奏急促
- C. 旋律优美
- D. 情感丰富
-
荆山人泣玉的意象代表什么?
- A. 对生命的珍惜
- B. 对财富的追求
- C. 对美好的哀悼
- D. 对友谊的渴望
-
诗中提到的蔡琰和渐离是?
- A. 诗人
- B. 音乐家
- C. 政治家
- D. 战士
答案:1.B,2.C,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津》——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通过音乐和情感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为直接而清晰。
- 杜甫《夜泊牛津》:同样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侧重于历史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