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雁贴寒云次第飞》
时间: 2025-01-17 10:07: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雁贴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
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鸟啼。
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朝照别离。
白话文翻译
大雁依次贴着寒冷的云飞翔,朝南飞去却依然怨恨归来的时间太迟。
谁能骑着瘦弱的马走过关山崎岖的道路,又到了西风吹拂鬓角的时节。
人影渺渺,思念依依,更没有那芳香的树木有鸟儿啼鸣。
只好把窗前的月光轻轻扫去,今天早晨的光照在这离别的时刻。
注释
- 雁:指大雁,常用作思乡的象征。
- 贴寒云:贴近寒冷的云层,表现飞行的高远和寒冷的气候。
- 怨归迟:怨恨归来的时间晚,表现离别的忧伤。
- 瘦马:形容马匹瘦弱,象征旅途艰辛。
- 西风扑鬓:西风吹拂鬓角,暗示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
- 人杳杳:人影渺小,表示孤独和寂寞。
- 芳树:芬芳的树木,象征美好的事物或故乡的景象。
- 扫黛窗前月:将窗前的月光扫去,代表对过去的告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字容若,满族,清代著名词人,官至内阁学士。他的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表达对生活、爱情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纳兰性德生活的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不安。词中流露出对离别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鹧鸪天·雁贴寒云次第飞》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以“雁贴寒云”描绘出北雁飞南的景象,生动地体现出秋天的肃杀和寒意,暗示着离别的季节。接着,诗人用“谁能瘦马关山道”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似乎在质问,谁能忍受这样的孤独与思念。中间的“人杳杳,思依依”更是道出了诗人的孤独与思念之情,环境的萧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使得情感愈发深厚。最后一句“持向今朝照别离”则是对离别的直接表达,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悲凉,似乎在说再见时,月光也成了伤感的陪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雁贴寒云次第飞:描绘大雁在寒冷的天空中依次飞翔,展现出冬季的来临。
- 向南犹自怨归迟:表达对归乡的渴望和怨恨归来的时间太晚。
- 谁能瘦马关山道:提及旅途的艰辛,暗示离别的无奈。
- 又到西风扑鬓时:说明季节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
- 人杳杳,思依依:表现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 更无芳树有鸟啼:环境的萧条,象征失去的美好。
- 凭将扫黛窗前月:借月光表达对过去的告别。
- 持向今朝照别离:强调离别的时刻,情感的深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雁贴寒云”,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孤独与思乡之情。
- 拟人:将大雁的飞翔与人类的情感相联系,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全诗结构整齐,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秋冬季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离别的无奈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的层次分明,从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到内心情感的流露,形成强烈的对比,令读者深感共鸣。
意象分析
- 雁:象征思乡与离别。
- 寒云:暗示孤独和冷漠的环境。
- 瘦马:象征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 西风:代表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 黛窗前月:象征着往昔的回忆与告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雁贴寒云”中的“雁”指的是哪种鸟?
- A. 画眉
- B. 大雁
- C. 麻雀
- D. 黄鹂
-
诗中“怨归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高兴
- B. 忧伤
- C. 无所谓
- D. 愤怒
-
“人杳杳,思依依”意思是:
- A. 人很多,思念很少
- B. 人影渺小,思念却深
- C. 人来人往,思念无穷
- D. 人们相聚,思念无忧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但纳兰性德的词更加强调了大自然的冷漠与个人的孤独,而李清照的词则更关注于内心的细腻情感与回忆。
参考资料
- 《纳兰性德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词曲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