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卢姬篇》
时间: 2025-01-19 14:54: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卢姬小小魏王家,
绿鬓红唇桃李花。
魏玉绮楼十二重,
水精帘箔绣芙蓉。
白玉阑干金作柱,
楼上朝朝学歌舞。
前堂后堂罗袖人,
南窗北窗花发春。
翠幌珠帘斗弦管,
一奏一弹云欲断。
君王日晚下朝归,
鸣环佩玉生光辉。
人生今日得骄贵,
谁道卢姬身细微。
白话文翻译:
卢姬是个小小的魏王家女儿,
她如桃李花般,绿发红唇。
魏国的华丽楼阁高耸入云,
水晶帘子和绣着芙蓉的帷幕更显妩媚。
白玉做的栏杆,金制的柱子,
每天楼上都在学习歌舞。
前厅后厅都是穿着罗袖的女子,
南窗北窗春花争艳。
翠色的帐幔,珠帘之间乐声悠扬,
一声声弹奏,仿佛要将云彩撕裂。
君主傍晚归来,经过朝堂,
佩环和玉器发出光辉。
人生在世,今天得到了荣华富贵,
谁说卢姬的身材细小微不足道?
注释:
- 卢姬:指一位名叫卢姬的女子,魏王家之女。
- 绿鬓红唇:形容她的头发如绿玉般,嘴唇红润如花。
- 魏玉绮楼:指魏王家奢华的楼阁,象征权贵。
- 水精帘箔:水晶帘子,绣帷幕,形容楼阁的华美。
- 朝朝学歌舞:每天都在学习歌舞,反映她的生活。
- 鸣环佩玉:指佩戴的玉环发出的声音,象征尊贵身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颢(约704年-754年),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清丽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独特,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杂曲歌辞·卢姬篇》创作于盛唐时期,社会繁荣,文化昌盛。诗中描绘的卢姬生活在魏王家,体现了当时贵族女性的生活状态与情感。
诗歌鉴赏:
《杂曲歌辞·卢姬篇》是崔颢以卢姬为题材的诗作,整体上展现了唐代贵族生活的奢华与美丽。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卢姬的美丽以及她所生活的环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就以“小小魏王家”引入,给人一种亲切感,紧接着以“绿鬓红唇桃李花”描绘了卢姬的外貌,生动而形象。接下来的描写则是对魏王家的华丽建筑的细致刻画,尤其是“魏玉绮楼十二重”,让读者感受到其奢华程度。
在表现卢姬的生活时,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外貌和环境的描写,更加注重她的内在世界与情感。从“朝朝学歌舞”可以看出,卢姬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女子,更是一个有才艺的女性,体现了唐代对女性才艺的重视。同时,通过“鸣环佩玉生光辉”,暗示了卢姬在朝堂中的地位与影响。
结尾以“人生今日得骄贵,谁道卢姬身细微”点出主题,强调了即使身材娇小,卢姬依然能够获得人生的荣华富贵,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自信。整首诗在描绘美的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卢姬小小魏王家:引入卢姬,暗示她的身份和背景。
- 绿鬓红唇桃李花:形象描绘卢姬的美丽,突出她的青春活力。
- 魏玉绮楼十二重:描写豪华的楼阁,象征权贵的生活。
- 水精帘箔绣芙蓉:进一步强调华丽的装饰。
- 白玉阑干金作柱:展现建筑的奢华。
- 楼上朝朝学歌舞:突显贵族生活的文化氛围。
- 前堂后堂罗袖人:描写女子们的穿着,增添生活情景。
- 南窗北窗花发春:描绘春天的美景,象征活力。
- 翠幌珠帘斗弦管:乐器与乐声的描写,渲染气氛。
- 一奏一弹云欲断:形容乐音的美妙,传达情感。
- 君王日晚下朝归:引入君王的归来,增强权贵感。
- 鸣环佩玉生光辉:象征地位与尊贵,音乐与光辉并存。
- 人生今日得骄贵:感慨人生的荣华富贵。
- 谁道卢姬身细微:反驳对卢姬身材的轻视,强调内在价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桃李花”比喻卢姬的美貌。
- 对仗:如“前堂后堂罗袖人,南窗北窗花发春”,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云欲断”,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卢姬为中心,展现了唐代贵族女性的生活、才华和内心自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内在价值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卢姬:象征美丽与才华。
- 魏王家:代表权贵与奢华。
- 桃李花:象征青春与美丽。
- 水晶帘:象征华贵与梦幻。
- 歌舞:代表文化与艺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卢姬是哪个王家的女子?
A. 魏王家
B. 汉王家
C. 唐王家
D. 楚王家 -
诗中提到的“水精帘箔”象征什么?
A. 劳动
B. 奢华
C. 贫穷
D. 自由 -
“鸣环佩玉生光辉”中,光辉象征什么?
A. 美丽
B. 权贵
C. 贫穷
D. 努力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清平调》
- 杜甫的《丽人行》
诗词对比:
“清平调”同样描写了美丽的女子,但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与对美的歌颂,而《杂曲歌辞·卢姬篇》则在描绘美的同时,强调了个人的价值与地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