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姬篇》
时间: 2025-01-04 07:56: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卢姬少小魏王家,
绿鬓红唇桃李花。
魏王绮楼十二重,
水晶帘箔绣芙蓉。
白玉栏干金作柱,
楼上朝朝学歌舞。
前堂后堂罗袖人,
南窗北窗花发春。
翠幌珠帘斗丝管,
一弹一奏云欲断。
君王日晚下朝归,
鸣环佩玉生光辉。
人生今日得娇贵,
谁道卢姬身细微。
白话文翻译:
卢姬小时候在魏王家中长大,
她的绿鬓红唇如桃李花般娇艳。
魏王的华丽楼阁有十二层,
水晶帘和绣着芙蓉的帷幕相映成趣。
白玉的栏杆和金柱装饰着楼阁,
每天在楼上学习歌舞。
前堂后堂满是衣袖飘动的人,
南窗北窗的花儿恰逢春天盛开。
翠色的幌子和珠帘下丝管相斗,
一弹一奏让人如同要断了云彩。
君王在黄昏下朝归来,
佩玉的环声响起,生辉映照。
人生在此刻得到如此娇贵,
谁又说卢姬的身影是细微的呢?
注释:
- 卢姬:指魏王家中的美人,她的名字在这里成为了诗的主角。
- 魏王家:指的是魏国的王室,象征着权势和奢华。
- 绿鬓红唇:形容卢姬的美貌,青翠的鬓发和红润的嘴唇。
- 绮楼:华丽的楼阁,表示奢华的居所。
- 水晶帘箔绣芙蓉:水晶帘和绣着芙蓉的帷幕装饰,表现了楼阁的华美。
- 鸣环佩玉:描述君王的佩饰发出的美妙声音,象征着高贵与权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崔颢(704年-754年),字惟明,号白云山人,唐代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邃的诗风著称。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士人和权贵之间的生活交往频繁。卢姬作为美人的形象,反映了当时对美的追求和对权力的依附。
诗歌鉴赏:
《卢姬篇》以卢姬的美貌和魏王的奢华生活为题材,勾画出一幅富丽堂皇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卢姬如花般的青春和美丽,尤其是她在魏王家中所享受的生活。诗中“水晶帘箔绣芙蓉”的描写,不仅体现了环境的华丽,更突显了卢姬的娇美。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意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繁华的王宫之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欢乐的歌舞。
诗的后半部分转而描写君王的归来,强化了权力与美的交织关系。君王的出现使得卢姬的地位显得愈发重要,诗人对其的赞美不仅在于其外貌,更在于她在权力中心的存在感与价值。最后一句“谁道卢姬身细微”,更是将卢姬的美丽与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反映了人们对美与权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卢姬少小魏王家”:开篇交代卢姬的出身,强调她的美丽与身份。
- “绿鬓红唇桃李花”:通过色彩鲜明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卢姬的美貌。
- “魏王绮楼十二重”:描述魏王的奢华居所,象征权力与财富。
- “水晶帘箔绣芙蓉”:描绘了美丽的居住环境,与卢姬的美相得益彰。
- “白玉栏干金作柱”:进一步强化奢华的气氛。
- “楼上朝朝学歌舞”:表现了卢姬的才艺与生活的享乐。
- “前堂后堂罗袖人,南窗北窗花发春”: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呼应了美丽的主题。
- “翠幌珠帘斗丝管”:细致地描写了音乐与舞蹈的场景。
- “君王日晚下朝归”:点出君王的存在,强调权力的回归。
- “鸣环佩玉生光辉”:象征着君王的光辉与权威。
- “人生今日得娇贵”:表达了人生在此刻的珍贵。
- “谁道卢姬身细微”:反问句,强调卢姬的非凡价值。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绿鬓红唇桃李花”,生动形象。
- 对仗:如“前堂后堂罗袖人,南窗北窗花发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突出奢华与美丽。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美人与权力的关系,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权力的依附,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人文气息。
意象分析:
- 卢姬:象征美丽与青春。
- 魏王:象征权力与地位。
- 华丽的楼阁:象征奢华的生活与社会地位。
- 音乐与舞蹈: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卢姬的家是在什么地方?
- A. 魏王家
- B. 汉王家
- C. 唐王家
-
诗中提到的“水晶帘箔绣芙蓉”是描述什么?
- A. 美丽的花
- B. 华丽的帷幕
- C. 魏王的衣服
-
最后一句“谁道卢姬身细微”表达了什么?
- A. 卢姬不重要
- B. 卢姬的美丽与价值
- C. 卢姬的身材
-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丽人行》,同样描绘了美人的生活和情感。
- 李白的《清平调》,展现了对美的赞美。
-
诗词对比:
- 崔颢的《卢姬篇》与杜甫的《丽人行》都描绘了美人,但崔颢侧重于奢华与权力的交织,而杜甫则更强调美人的哀愁与命运的无常。两者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与主题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崔颢相关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