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左顾亭》

时间: 2025-01-19 21:31:46

物我何曾有异同,莫言龟印偶相逢。

水中放去炉中得,心法须知一镜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左顾亭
作者:张镃 〔宋代〕

物我何曾有异同,
莫言龟印偶相逢。
水中放去炉中得,
心法须知一镜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物我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中提到物与我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要说龟的印章是偶然相遇的。水在放入后能够从炉中获得,而心法则需要明了如一面空镜。

注释

  • 物我:物与我,指客观事物和自我意识。
  • 龟印:指龟的印章,象征着某种偶然的相遇或印记。
  • 水中放去:把水放进某个容器中去的意思。
  • 炉中得:在炉中得到的意思,暗示某种转化或变化。
  • 心法:内心的法则或思维方式。
  • 一镜空:空镜子,象征一种清明、无所执着的心境。

典故解析

  • 龟印:在中国文化中,龟被视为长寿和智慧的象征,龟印也常被用来比喻某种权威或印记。在这里,作者可能在表达人们不应过于执着于偶然的相遇和印记,而应关注内心的宁静与明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仲明,号懋斋,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作多受道教和禅宗思想影响,注重内心的修养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镃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过程中,体现了他对物我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心灵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思考。开头两句“物我何曾有异同,莫言龟印偶相逢”,揭示了物质与精神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强调了人对于世界的认知与体验的主观性。特别是“龟印”的提及,既是对偶然性的反思,也是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接下来的“水中放去炉中得”,在字面上看似简单的物理现象,实际上揭示了事物的转化与变化,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最后一句“心法须知一镜空”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空灵,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人才能真正理解一切。

整首诗意境清幽,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既是对物质世界的观察,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作者追求真理与心灵解脱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物我何曾有异同:物与我的关系向来没有本质上的差异。
  2. 莫言龟印偶相逢:不要说偶然的相遇是特殊的印记。
  3. 水中放去炉中得:水在放入容器中后,可以从炉中得到某种变化。
  4. 心法须知一镜空:内心的法则需要明白,如同一面空镜子,反映真实而清晰。

修辞手法

  • 对比:物我之间的对比,强调相似性。
  • 隐喻:龟印隐含的智慧与偶然性,代表人生的哲理。
  • 象征:水与炉象征着变化与转化。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强调心灵的空灵与宁静是理解人生真理的关键。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物我:象征人与自然的关系。
  • 龟印:代表智慧与偶然的相遇。
  • :象征流动与变化。
  • :暗示内心的转化与升华。
  • :象征内心的明澈与空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物我”指代什么? A. 物质与精神
    B. 自然与人
    C. 生命与死亡
    D. 以上皆是

  2. 在“水中放去炉中得”中,水象征什么? A. 生命
    B. 变化
    C. 决定
    D. 未来

  3. 诗中强调的心灵状态是什么? A. 忧郁
    B. 充实
    C. 空灵
    D. 繁杂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
  • 陶渊明的《饮酒》:追求自然与恬淡的心境。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张镃更关注内心的宁静,而王维则强调自然美的外在表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道教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