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其一 别恨》

时间: 2025-01-06 13:19:31

画船挝鼓催行路。

留也终须去。

看人离别已销魂。

何况而今亲作送行人。

病时将息愁时耐。

只要情长在。

浮萍流水各匆匆。

或是他年侥倖得重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 其一 别恨
作者: 俞士彪 〔清代〕
画船挝鼓催行路。留也终须去。
看人离别已销魂。何况而今亲作送行人。
病时将息愁时耐。只要情长在。
浮萍流水各匆匆。或是他年侥倖得重逢。

白话文翻译:

画船敲打着鼓声催促着行程,留也终究是要离去的。
看着他人离别已经让我心碎,何况如今我亲自送别的人。
在病痛时可以稍作休息,在忧愁时也能忍耐。
只要感情仍在,浮萍与流水都匆匆而过,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年还能侥幸重逢。

注释:

  •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象征着轻盈与美丽。
  • 挝鼓:敲打鼓声,常用来催促行船。
  • 销魂:形容心神失落,忧伤难忍。
  • 亲作送行人:亲自送别的人。
  • 浮萍流水:象征着短暂与无常,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侥倖:意外的好运,指难得的重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俞士彪,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而著称,作品多描绘离别和思乡之情,常在诗词中融入个人的生活经历与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送别亲友之时,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与对未来重逢的渴望,反映了清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深刻与情感的复杂。

诗歌鉴赏:

《虞美人 其一 别恨》是俞士彪在送别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画船挝鼓催行路”的场景,立即将读者带入一种即将离别的氛围中。开篇即以鼓声催促行程,暗示时间的匆忙与无奈,随之而来的“留也终须去”则表达了离别的必然性。接下来的“看人离别已销魂”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作者不仅感受到他人的离别之痛,更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情感体验,令人心生共鸣。

作者在此诗中展现了对情感的执着与珍视,强调“只要情长在”,这句既是对亲情、友情的坚定信念,也是对未来重逢的期盼。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浮萍流水各匆匆”的意象,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然而“或是他年侥倖得重逢”又带来一丝希望,给人以温暖和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离别的深刻反思,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体现了俞士彪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画船挝鼓催行路”:描绘离别的场景,船上的鼓声催促人们出发。
    • “留也终须去”:无论如何,离别是不可避免的。
    • “看人离别已销魂”:他人离别让自己心如刀绞,感同身受。
    • “何况而今亲作送行人”:如今自己也是送别的那个人,感受更深。
    • “病时将息愁时耐”:无论身心如何,情感始终存在。
    • “只要情长在”:只要感情依旧,离别不再可怕。
    • “浮萍流水各匆匆”:人生如浮萍,匆匆而过。
    • “或是他年侥倖得重逢”:未来或许还有再见的机会。
  • 修辞手法:

    • 比喻:以“浮萍流水”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对仗:如“病时将息愁时耐”,形成对称美感。
    • 拟人:将离别赋予情感,生动形象。
  •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对情感的珍视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人际关系的深思。

意象分析:

  • 画船:象征着美好与轻盈,离别的载体,带有悲伤的色彩。
  • 挝鼓:催促与无奈的象征,暗示时间的流逝。
  • 浮萍:象征无常与漂泊,体现人生的短暂。
  • 流水: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匆促,淡淡流逝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画船挝鼓”意指什么?

    • A. 船上的装饰
    • B. 催促行程的声音
    • C. 船的航行速度
  2. 诗中“浮萍流水”象征了什么?

    • A. 恒久的友情
    • B. 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C. 美好的回忆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离别的痛苦
    • B. 生活的无常
    • C. 友情的珍贵

答案

  1. B
  2. B
  3. A, B, C(均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送友人》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俞士彪的《虞美人》与李白的《送友人》,都描写了离别的情感,但俞士彪更注重内心的细腻情感,而李白则是豪情纵横,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离别与重逢:古诗词中的情感表现》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古代诗词的情感与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