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沙溪(黄钟·第三)》

时间: 2024-09-19 21:20:46

不为萧娘旧约寒。

何因容易别长安。

预愁衣上粉痕干。

阁合深沈灯焰喜,小炉邻近酒杯宽。

为君门外脱归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沙溪(黄钟·第三)》 不为萧娘旧约寒。
何因容易别长安。
预愁衣上粉痕干。
阁合深沈灯焰喜,
小炉邻近酒杯宽。
为君门外脱归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对旧情的无奈与惆怅。
我并不是因为萧娘的旧约而感到孤寒,
为何又轻易地与长安告别?
我担心衣服上的粉痕会干掉。
阁楼里昏暗的灯光让我心生欢喜,
小炉子旁的酒杯显得宽敞无比。
为了你,我在门外卸下归来的马鞍。

注释:

  • 萧娘:指的是某位女子,这里可能是诗人心中某种情感的化身。
  •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象征着繁华和美好。
  • 粉痕:指的是女子化妆的痕迹,可能暗示着对往日情感的留恋。
  • 阁合:指的是楼阁的合拢,给人以深沉的感觉。
  • 小炉:古代用来烧水或煮酒的小炉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北宋著名的词人和音乐家。他的词风婉约细腻,善于描绘女性情感与生活细节。

创作背景:

《浣沙溪》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与社会变迁之际。周邦彦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描绘了当时人们的情感和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浣沙溪》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表达了对旧情的怀念与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惋惜。开篇两句“我并不是因为萧娘的旧约而感到孤寒,何因又轻易地与长安告别”,表明诗人对过往的淡淡追忆与无奈。“预愁衣上粉痕干”更是将感情推向深处,暗示着对往昔情感的痕迹难以抹去,正如脸上的妆容,虽然已干却难以忘却。后半部分的“阁合深沈灯焰喜,小炉邻近酒杯宽”,则转向一种温暖的气氛,似乎在描绘一幅宁静的生活场景,暗示着在怀念之中仍然有一丝希望和温情。最后一句“为君门外脱归鞍”则是表达了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愿意为其付出的决心。整首词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周邦彦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性情感的深刻把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为萧娘旧约寒:表达对旧情的淡漠。
  2. 何因容易别长安:感慨告别长安的无奈。
  3. 预愁衣上粉痕干:暗示对过去的留恋,担心情感的痕迹消失。
  4. 阁合深沈灯焰喜:描绘温馨的环境,心中仍有欢喜。
  5. 小炉邻近酒杯宽:营造亲密的氛围,暗示对爱人温暖的期待。
  6. 为君门外脱归鞍:表达对爱人的深切情感与付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粉痕比作情感的痕迹。
  • 对仗:词句之间的对称美,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灯焰的“喜”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温馨的环境刻画,展现了对旧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向往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萧娘:象征着旧情。
  • 长安:繁华与美好的象征。
  • 粉痕:情感的痕迹。
  • 阁合、灯焰:温暖与亲密的环境象征。

这些意象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既温暖又略显忧伤的情感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萧娘”指的是谁?
    A. 诗人
    B. 旧情人
    C. 朋友

  2. “预愁衣上粉痕干”中,粉痕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记忆的消逝
    B. 对生活的喜悦
    C. 对未来的期待

  3. “为君门外脱归鞍”意指什么?
    A. 归乡
    B. 对爱人的思念与承诺
    C. 离别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周邦彦与李清照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但周邦彦的词更显内敛,李清照则更加直接而热烈。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