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峨眉十一首》

时间: 2024-09-19 21:57:14

虽知仙可学,酒盏唤渊明。

未遂山中隐,聊为地上行。

留人垂雨意,送客走泉声。

初上乘危惯,归途更不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峨眉十一首
作者:冯时行

虽知仙可学,酒盏唤渊明。
未遂山中隐,聊为地上行。
留人垂雨意,送客走泉声。
初上乘危惯,归途更不惊。


白话文翻译:

尽管知道有仙人可以学习,还是借着酒杯召唤渊明(陶渊明)。没有实现隐居在山中的理想,暂时只能在地面上游荡。留恋的人留住了那雨中的情意,送行的客人伴随着潺潺的泉水声。刚开始踏上险峻的山路,回程时却不再感到惊慌。


注释:

  1. 仙可学:指可以学习到“仙人”的道理或境界。
  2. 酒盏唤渊明:渊明是陶渊明的别名,指陶渊明的隐逸生活,酒盏象征酒文化。
  3. 未遂:未能实现的意思。
  4. 聊为:姑且、暂时的意思。
  5. 留人垂雨意:形容留住雨中情景的意境。
  6. 走泉声:指送客时听到的泉水的声音。
  7. 初上乘危惯:刚开始就习惯了危险的旅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时行(生卒年不详),字子直,号天涯,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冯时行游览峨眉山时,表达了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这些理想的无奈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游峨眉山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仙人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开篇即以“虽知仙可学”引入,表现出诗人对道教哲学的认同,渴望追求超脱的精神境界。然而“酒盏唤渊明”又暗示了诗人对陶渊明生活的向往,借酒浇愁,表明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未遂山中隐”表明自己未能实现隐居的理想,而“聊为地上行”则是对现实的妥协,表明他在未能隐居的情况下,也只能在世俗中游荡。诗中“留人垂雨意,送客走泉声”的意象,极具画面感,雨和泉水的声音不仅渲染了自然的美,也象征着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和依依不舍的离别。

结尾“初上乘危惯,归途更不惊”则表现出诗人对旅途的适应与坦然,虽有险峻,但已无所畏惧。这种对自然的亲近与内心的安宁,反映了诗人豁达的心态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虽知仙可学:表达了对仙人境界的渴望。
  2. 酒盏唤渊明:通过饮酒来思念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3. 未遂山中隐:未能实现隐居,表明对理想的追求。
  4. 聊为地上行:只能在现实中活动,体现无奈。
  5. 留人垂雨意:描绘了雨中人情的深邃。
  6. 送客走泉声:送别的情景,泉水声伴随。
  7. 初上乘危惯:刚开始经历危险的旅途。
  8. 归途更不惊:归来时已无所畏惧,表现出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酒盏比喻对渊明的召唤,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拟人:泉水的声音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离别的氛围。
  • 对仗:上下句在结构上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同时透露出一种超然的心境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超脱与理想境界。
  2. 酒盏:代表文化和对逍遥生活的向往。
  3. :象征情感与思念。
  4. 泉水:象征生命和自然的声音。
  5. :象征隐逸与理想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酒盏唤渊明”,渊明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屈原
    • B. 陶渊明
    • C. 李白
  2. “未遂山中隐”中“未遂”意味着什么?

    • A. 已经实现
    • B. 未能实现
    • C. 即将实现
  3. 诗中“留人垂雨意”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依依不舍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冯时行的《游峨眉》与陶渊明的《饮酒》在主题上都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冯时行更加强调现实的无奈与对自然的感悟,而陶渊明则更多地展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冯时行与宋代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