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蟹》

时间: 2025-01-01 13:41:35

风味端宜配曲生,无肠公子藉糟成。

可怜不作空虚腹,尚想能为郭索行。

张翰莼鲈休发兴,洞庭虾蟹可忘情。

君看醉死真奇事,不受人间五鼎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糟蟹
(作者:曾几)

风味端宜配曲生,无肠公子藉糟成。
可怜不作空虚腹,尚想能为郭索行。
张翰莼鲈休发兴,洞庭虾蟹可忘情。
君看醉死真奇事,不受人间五鼎烹。

白话文翻译:

这道美味的蟹肉,应该配上清酒;那些无情的公子,竟然借醉酒而成。
可惜他们不愿意空着肚子,却还想做郭索那样的风流人物。
张翰与莼鲈的情趣已不再,只有洞庭湖的虾蟹能让我忘却忧愁。
你看那些喝醉的人,真是奇怪,竟然不受人间五鼎的烹调。

注释:

  • 无肠公子:指那些无情无义的公子,形容他们对美食的轻视。
  • 糟成:指用酒糟做的美味,表现出一种随意和洒脱的态度。
  • 郭索:历史上著名的风流人物,意指追求情感生活的自由。
  • 张翰:指张翰的莼菜与鲈鱼,象征某种美好的饮食文化。
  • 五鼎:指古代的烹饪器具,象征高档的美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云,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和饮食,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繁荣、饮食文化盛行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态的思考。

诗歌鉴赏:

《糟蟹》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展现了诗人对美食与人生的深刻理解。诗的开篇就以“风味端宜配曲生”吸引读者,体现了美食与酒的完美搭配。接下来,“无肠公子藉糟成”一句,则通过对比,表现出某些人对美食的轻视与对情感的麻木,愈发鲜明地呈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提到的“郭索”,则暗示了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张翰莼鲈休发兴”一句,表现出诗人对过去美好饮食体验的怀念,同时也揭示了现代人对生活的冷漠。最后两句通过“醉死真奇事,不受人间五鼎烹”将整个诗意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超然态度,似乎在告诉读者,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奢华的美食,而在于心灵的满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味端宜配曲生:蟹肉的美味自然应与清酒相辅相成,强调饮食的搭配。
  2. 无肠公子藉糟成:无情的公子们借酒浇愁,展现出对美食的轻忽。
  3. 可怜不作空虚腹:感叹那些人不愿意空着肚子,说明内心的空虚。
  4. 尚想能为郭索行:指向往自由洒脱的生活,但又显得无奈。
  5. 张翰莼鲈休发兴:对昔日美食的怀念,暗示时代的变化。
  6. 洞庭虾蟹可忘情:在洞庭湖的虾蟹中找到情感的寄托。
  7. 君看醉死真奇事:对那些醉酒者的无奈与讽刺。
  8. 不受人间五鼎烹:真正的美味不在于物质享受,而在于心灵的愉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风味端宜配曲生”与“可怜不作空虚腹”,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蟹肉比作一种美好生活的象征,表达对饮食的热爱。
  • 夸张:醉死的奇事,表现出对人情的讽刺。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对人情冷漠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反映了宋代社会的饮食文化和人们的情感生活。

意象分析:

  • :象征美味与生活的乐趣。
  • :代表情感的寄托与人际的交往。
  • 洞庭湖:象征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体现出诗人对环境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无肠公子”指的是: A. 有情有义的人
    B. 无情无义的人
    C. 热爱美食的人

  2. 诗中提到的“郭索”象征的是: A. 追求自由的生活
    B. 高档的美食
    C. 传统的饮食文化

  3. 诗的最后一句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奢华的向往
    B. 对世俗的超然
    C. 对亲情的思念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将进酒》与《糟蟹》:两者都提到饮酒与美食,但李白更强调豪情与畅快,而曾几则更注重生活的细腻与感慨。

参考资料:

  • 《唐宋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