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草》

时间: 2025-01-19 21:53:52

永日荒园独荷锄,草根藤蔓喜无余。

谁怜仲举平生志,却学齐民种树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草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永日荒园独荷锄,草根藤蔓喜无余。
谁怜仲举平生志,却学齐民种树书。

白话文翻译

整日我在荒凉的园子里独自挥锄,草根和藤蔓无处不在,令我感到无奈。
谁能怜惜仲举(指仲由,孔子的学生)一生的志向,却只学齐国的农民种树和读书?

注释

  • 永日:整日,形容时间长。
  • 荷锄:指拿着锄头,进行耕作。
  • 草根藤蔓:杂草和藤蔓植物,象征着荒芜和无奈。
  • 仲举:指孔子的学生仲由,意指志向高远。
  • 齐民:指齐国的农民,强调普通百姓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反映了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社会动荡,农民生活艰难的背景下,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

诗歌鉴赏

《去草》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冲突与无奈的诗作。诗中,作者在荒园中独自劳动,描绘了一个生机凋零、杂草丛生的场景,给人以萧条之感。诗的开头“永日荒园独荷锄”直接点明了诗人孤独的耕作状态,反映出他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草根藤蔓喜无余”更是渗透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力感,草根藤蔓的茂盛象征着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烦恼与困扰。

而后两句则转向了对理想的反思,提到“谁怜仲举平生志”,这里的“仲举”不仅仅是指孔子的学生仲由,更是象征着志向高远的人。诗人质问,谁能理解这样一位有志之士的追求,却只是在学习平凡的农民种树和读书,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个人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巨大落差,唤起人们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对荒园的无力感。
    • 第二联:通过提及仲举,表达对理想的渴求与对现实的失望。
  • 修辞手法

    • 对比:荒园的萧条与仲举的理想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草根藤蔓象征现实的繁杂与无奈,仲举则象征理想与追求。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揭示个人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深思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荒园:象征着无望与困境。
  • 草根藤蔓:代表着繁杂的现实与生活的琐碎。
  • 仲举:象征着高尚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谁怜仲举”中的“仲举”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孔子
    • B. 仲由
    • C. 齐国农民
  2. 诗人描绘的园子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 A. 生机勃勃
    • B. 荒凉无比
    • C. 热闹非凡
  3. 诗中提到的“草根藤蔓”象征了什么?

    • A. 理想
    • B. 无奈与烦恼
    • C. 财富与成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将《去草》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杜甫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动荡与社会的苦难,而韩元吉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内心的挣扎。

参考资料

  • 《宋诗选》:该书收录了大量宋代诗人的作品,帮助了解当时的诗歌风格。
  • 《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