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早春治具,闰老来而倬盦谢病,明日词至,依韵和之》

时间: 2025-01-17 10:28:45

时节初灯后,心情梦草间。

未须屈宋作衙官。

柴门浅水借本拟衡山。

一老成孤■翩然小饮还。

词人春感避残寒。

且待岱堂梅绚醉乡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歌子
早春治具,闰老来而倬盦谢病,明日词至,依韵和之
作者: 姚华 〔清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气氛,诗人在灯下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心情如同在草间梦游。不必为屈身于官场的繁琐而烦恼,柴门前的清浅水流让我想起衡山的宁静。一位年长者独自一人,悠然地小酌,享受这份闲适。词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迫不及待地期待岱堂梅花的绚烂,渴望在这醉人的乡间宽广天地中畅游。

注释

  • 时节初灯后:初春时节,灯光微弱,象征着生活的朦胧与宁静。
  • 心情梦草间:心情轻松如梦,似乎置身于草间,寓意一种惬意的生活状态。
  • 屈宋作衙官:不愿意为官场的琐事而屈辱自己,表达对官场的厌倦与逃避。
  • 柴门浅水:柴门外的清水流淌,暗示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 衡山:指衡山,象征着高洁和隐逸的生活。
  • 一老成孤翩然小饮还:年长者独自饮酒,表达一种洒脱和孤独的生活态度。
  • 春感避残寒:对春天的感受,期待寒冷天气的尽头。
  • 岱堂梅绚醉乡宽:期待岱堂的梅花绚丽开放,渴望在美丽的乡间陶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华,清代诗人,崇尚自然,热爱隐逸的生活,其诗作常表现出对官场的不屑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早春,正值冬去春来之际,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感受、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社会的动荡和个人内心的挣扎。

诗歌鉴赏

这首《南歌子》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早春的感受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即以“时节初灯后”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时,表现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隐隐传达出对自由与宁静的渴望。诗中的情感深邃,既有对春天的喜悦,也有对孤独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与丰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意象的细致描写,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岱堂梅绚醉乡宽”的句子,既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恰如其分地展现了早春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时节初灯后”:初春的夜晚,灯光柔和,暗示生活的宁静。
  • “心情梦草间”:心情如梦,轻松自在,象征着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未须屈宋作衙官”:拒绝屈身于官场的无奈,表达对世俗的厌倦。
  • “柴门浅水借本拟衡山”:柴门外的清水流淌,希望能像衡山那样清幽。
  • “一老成孤翩然小饮还”:年长者独饮,独自享受生活。
  • “词人春感避残寒”:感受春天的温暖,期待寒冷的结束。
  • “且待岱堂梅绚醉乡宽”:期待岱堂梅花盛开,渴望在乡间畅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比作梦境,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春感避残寒”,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了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早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表现出一种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代表生机与希望。
  • :象征温暖与宁静。
  • 草间:寓意闲适与自然。
  • 梅花:象征坚韧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官场的渴望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C. 对人生的无奈

  2. “柴门浅水”的意象象征什么?
    A. 官场的复杂
    B. 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C. 生活的繁忙

  3. 诗中提到的“岱堂”主要象征什么?
    A. 美好的未来
    B. 高洁与隐逸
    C. 冷淡与孤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春天的春意与国破家亡的悲伤,与姚华的宁静向往形成鲜明对比。
  • 《春夜喜雨》则表现了春雨带来的生机与希望,和姚华的春感共鸣,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解析》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姚华的《南歌子》,并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