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

时间: 2025-01-01 18:19:15

寒天妙姿。

银鸾照衫马丝尾。

折花正值门前戏。

侬笑书空意为谁,分明唐字深心记

心记。

好心事。

玉刻容颜眉刷翠。

杜郎生得真男子。

况是东家妖丽。

眉尖春恨难凭寄。

笑作空中唐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调笑
—— 晁补之

寒天妙姿。银鸾照衫马丝尾。折花正值门前戏。侬笑书空意为谁,分明唐字深心记心记。好心事。玉刻容颜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况是东家妖丽。眉尖春恨难凭寄。笑作空中唐字。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天气里,妩媚的姿态多么动人,银色的鸾鸟映照着衣衫,马尾轻摇。正当花朵盛开时,我在门前嬉戏。你笑着写下这些空虚的情感是为了谁呢?分明是唐代的字迹,深深刻在心中。美好的心事,如同玉雕的容颜,眉毛如翠色般浓郁。杜甫笔下的郎君,真是个有男子气概的人。更何况是东家的美丽女子,眉尖上春天的怨恨难以寄托。笑着把唐字写在空中。


注释:

  • 寒天妙姿:寒冷的天气中,优美的姿态。
  • 银鸾: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比喻美丽的女子。
  • :我,表示自称。
  • 唐字:指美好的书法,或是唐朝的文化影响。
  • 杜郎生:杜甫,唐代著名诗人,常用来指代真正的男子汉。
  • 妖丽:形容女子美丽而诱人。
  • 眉尖春恨:春天的情感与怨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放之,号阮亭,宋代著名词人,生于北宋时期,擅长词作,其作品多描绘抒情、自然与人事,风格清新婉约,常以细腻的笔触表现情感。

创作背景:

《调笑》创作于晁补之的中年时期,正值宋代士人生活的繁华与文化的兴盛,诗中融入了对美的追求和对情感的细腻描绘,体现了其对女性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调笑》是一首极具韵律感和画面感的诗作,诗人在寒冷的天气中,透过银鸾的映照,勾勒出一幅优美的场景。诗中通过对美丽女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向往。诗的前半部分,描写了一个春意盎然的场景,女子在门前嬉戏,展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而后半部分则转向情感的表达,有对“杜郎生”的赞美,也透露出一种深藏的怨恨和思念。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上由轻松转向深邃,表现了作者对美与爱的复杂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天妙姿:开篇即设景,营造出寒冷的氛围中却有美丽的姿态,引人入胜。
  2. 银鸾照衫马丝尾:通过银色鸾鸟的映照,象征着女子的美丽,展现出一种优雅。
  3. 折花正值门前戏:描绘女子在花前嬉戏的场景,生动活泼。
  4. 侬笑书空意为谁:转入自问,表达对情感的思索与疑惑。
  5. 分明唐字深心记心记:唐字代表着美好与记忆,反映出对过去的怀念。
  6. 好心事:表达内心的美好情感。
  7. 玉刻容颜眉刷翠:女子的美丽被生动刻画,仿佛玉雕般精致。
  8. 杜郎生得真男子:引用杜甫,传达出对理想男子的向往。
  9. 况是东家妖丽:更加突显了女子的美丽与吸引力。
  10. 眉尖春恨难凭寄:表达了对春天情感的寄托与难以言说的怨恨。
  11. 笑作空中唐字:最后的总结,笑中带有无奈,似乎在对美好与空虚的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银鸾照衫”通过鸟的映衬来增强美感。
  • 拟人:将情感拟人化,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用词上讲究对仗,如“寒天妙姿”与“玉刻容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美与情感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美丽事物的深刻感受与对情感的思索,展现出一种既欣赏又困惑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鸾:象征美丽、优雅的女性。
  • :生命与爱情的象征,代表春天的生机。
  • 杜郎生:象征理想的男性形象。
  • 唐字:代表文化的传承与美好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银鸾”指代什么? A. 一种鸟
    B. 美丽的女子
    C. 书法作品
    D. 古代乐器

  2. “寒天妙姿”中的“妙姿”主要指什么? A. 优美的姿态
    B. 迷人的风景
    C. 动人的音乐
    D. 精致的服饰

  3. 诗人对“杜郎生”的态度是怎样的? A. 不屑一顾
    B. 赞美与向往
    C. 中立
    D. 反感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将晁补之的《调笑》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二者均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但晁补之更侧重于对女性的赞美与情感的反思,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失去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感慨。两首诗在情感表达和语言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晁补之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