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浦莲近拍·飞花如趁燕子》
时间: 2025-01-19 19:58: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飞花如趁燕子。直度帘栊里。帐掩香云暖,金笼鹦鹉惊起。凝恨慵梳洗。妆台畔,蘸粉纤纤指。宝钗坠。才醒又困,厌厌中酒滋味。墙头柳暗,过尽一年春事。罨画高楼怕独倚。千里。孤舟何处烟水。
白话文翻译:
花瓣飞舞,宛如燕子掠过。直穿过窗帘。帐子遮掩着温暖的香气,金笼中的鹦鹉被惊醒。凝视着恨意,懒得梳洗。在妆台旁,细指蘸着粉。宝钗坠落,刚醒又感到困倦,醉意中对酒的味道感到厌倦。墙头的柳树已暗淡,春天的景色已过去一年。高楼上画着的景致,怕是独自倚靠。千里之外,孤舟在何处烟水茫茫。
注释:
- 趁:追随,这里指花瓣飞舞如燕子般追逐。
- 帘栊:窗帘。
- 香云暖:指帐子里弥漫的温暖香气。
- 凝恨:凝聚着怨恨。
- 妆台:化妆的台子。
- 蘸粉:用手指蘸取化妆粉。
- 宝钗:指饰品,形象地描绘女性的妆饰。
- 酒滋味:饮酒后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醉吟先生,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报国,诗词风格豪放,情感真挚,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事。
创作背景: 《隔浦莲近拍》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此时正值南宋时期,国势已弱,陆游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诗歌鉴赏:
这首《隔浦莲近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的“飞花如趁燕子”便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利用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花瓣在空中飞舞的轻盈与优雅,仿佛燕子在无忧无虑地穿梭。接着,通过对帐内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慵懒的氛围。
“凝恨慵梳洗”,诗人将情感与生活状态巧妙结合,表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妆台旁的细指蘸粉,形成了画面中的细腻与柔美,同时又暗示着女性在生活中的角色。对于“宝钗坠”的描写,既是对美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琐碎的无奈。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对春天的回忆与时光流逝的感慨愈发明显,尤其是“墙头柳暗,过尽一年春事”,不仅传达了对时光的感叹,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感伤。最后的“孤舟何处烟水”,更是将诗人的孤独感与对未来的迷茫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在意象上富有层次,情感上则深邃而复杂,展现了陆游在追忆往昔、感慨时光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飞花如趁燕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春日花瓣飞舞的景象。
- 直度帘栊里:描写花瓣透过窗帘,形成生动的画面。
- 帐掩香云暖:帐子里香气弥漫,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 金笼鹦鹉惊起:金笼中的鹦鹉被打扰,暗示生活的扰动。
- 凝恨慵梳洗:表达了诗人的懒惰与心中怨恨的交织。
- 妆台畔,蘸粉纤纤指:细致描写女性的妆容,展现生活的细腻。
- 宝钗坠:意象中的美丽与生活琐碎交织。
- 才醒又困,厌厌中酒滋味:表达了醉意与对生活的疲惫感。
- 墙头柳暗,过尽一年春事:感叹春天已逝,人生无常。
- 罨画高楼怕独倚:对高楼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恐惧。
- 千里,孤舟何处烟水: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花如趁燕子”,形象生动。
- 拟人:鹦鹉被惊起,赋予物体以生命。
- 对仗:如“才醒又困,厌厌中酒滋味”,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对春天美好生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孤独感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帐子:代表了温暖与私密的空间。
- 鹦鹉:象征着生活的喧嚣与扰动。
- 柳树: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孤舟:代表孤独与迷茫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飞花如趁燕子”这一句中,“趁”字的意思是: A. 追随 B. 赶上 C. 停留 D. 放弃
-
诗中的“墙头柳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C. 对生活的热爱 D. 对春天的怀念
-
诗中提到的“孤舟”象征: A. 旅行的快乐 B. 对自由的向往 C. 孤独与迷茫 D. 对家乡的思念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李清照的作品均表现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人生的感叹。陆游的《隔浦莲近拍》侧重于对生活细节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而李清照的词作则常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展现女性的细腻与柔情。两者在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