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浦莲近拍 三月三日,黄园小集话旧,晦闻不终会先归》
时间: 2025-01-06 07:39: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芳筵仍占禊渚。日暮流莺语。梦水分愁到,吟壶小,听风雨。言笑惊断绪。飞红去。看尽丝杨舞。黯凝伫。孤鸿又逝,佳辰回首无数。西窗烛在,最感不眠鹦鹉。零落单襟共贵素。歧路。香兰心系幽阻。
白话文翻译
在节日的筵席上依然占据着那片水边的沙滩,黄昏时分,黄莺在欢快地鸣叫。梦中的愁绪随着水波而来,我在小酒壶中吟唱,听着窗外的风雨。言笑之间,思绪被惊断,飞舞的花瓣纷纷飘落。看尽了杨柳随风起舞的场景,心中黯然伫立。孤独的鸿雁又一次飞去,回首佳辰无数,西窗的烛光闪烁,最让我感到失眠的是鹦鹉的啼叫。零落的衣襟与白色的素衣共同飘散在风中,面对岔路口,心中香兰的情思依旧被幽幽牵挂。
注释
- 芳筵:指香气四溢的宴席。
- 禊渚:禊是古代的一种洗涤仪式,渚指水中的小洲。
- 流莺:指黄莺,代表春天的到来。
- 梦水:梦与水相结合,表达愁绪如水般流动。
- 飞红:落花,形容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孤鸿:孤独的鸿雁,象征离别和孤独。
- 西窗烛:指西边窗户旁的蜡烛,象征夜晚的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洵,清代诗人,擅长小令和词,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三月三日的黄园小集,作者在与友人相聚时,回忆往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隔浦莲近拍》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诗中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然美景和人事感怀的场景。开头的“芳筵仍占禊渚”,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似乎带我们走入一个春暖花开的宴会之中,鸟鸣声声,仿佛能听见流莺在枝头的吟唱。随着诗句的推进,梦中的忧愁如水般流淌,表现了作者对过往的思念与惋惜。
诗中反复出现的孤独意象,特别是“孤鸿又逝”,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离别之苦。随着夜幕的降临,西窗的烛光闪烁,似乎在映照着作者心中的迷茫与不安。诗人在此时刻的感受和对往事的追忆,交织出了一种淡淡的哀伤。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芳筵仍占禊渚”:描绘宴席的美好与悠闲,表达对春日聚会的珍惜。
- “日暮流莺语”:黄昏时分,黄莺的鸣叫传递出自然的生机。
- “梦水分愁到”:梦境中的愁绪如水般流淌,表现了内心的忧伤。
- “飞红去”:形容落花,暗示春天的短暂与无常。
- “孤鸿又逝”:孤独的鸿雁象征离别,增加了诗的忧愁氛围。
- “佳辰回首无数”: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充满了惋惜的情感。
- “西窗烛在,最感不眠鹦鹉”:夜晚的孤独,反映了诗人的失眠与思绪纷乱。
-
修辞手法:
- 比喻:梦水、飞红等意象通过比喻传达情感。
- 拟人:流莺的鸣叫、鹦鹉的不眠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孤独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芳筵:象征聚会的欢乐与美好时光。
- 流莺: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与希望。
- 孤鸿:象征孤独与离别,传递了对亲友的思念。
- 烛光:夜晚的孤寂,反映内心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流莺”指的是哪种鸟?
- A. 黄莺
- B. 燕子
- C. 喜鹊
-
“孤鸿又逝”中“孤鸿”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友谊
- C. 荣耀
-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 A. 自然景色
- B. 离别与思念
- C. 生活琐事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但更多的是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
- 《月夜忆舍弟》:描写了离别的愁苦,表现出诗人对亲情的思念,与《隔浦莲近拍》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洵研究》
- 《古诗鉴赏辞典》
- 《词曲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