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明月禅院二首》
时间: 2025-01-01 13:39:32意思解释
寄题明月禅院二首
原文展示
参差峰岫昼云昏,
入望交萝浊浪奔。
震泽涌山来北岸,
华阳连洞到东门。
日生树挂红霞脚,
风起波摇白石根。
闻有上方僧住处,
橘花林下采兰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水交融的禅院景象。参差不齐的山峰在白天的云雾中显得模糊而神秘,远望过去,青藤交错,浑浊的浪潮奔腾而来。震泽江水从北岸涌来,华阳山脉的洞穴延伸至东门。阳光洒在树梢上,映出红霞,微风吹来,波涛轻轻摇曳着白色的石头。听说上面的僧人住在此处,橘花林下有人在采摘兰草和荪菜。
注释
- 参差:形状不齐,错落有致。
- 峰岫:山峰和山谷。
- 交萝:交错的藤蔓。
- 震泽:指震泽江,流域广泛。
- 华阳:华阳山,地名。
- 橘花林下:意指橘树花开的地方。
- 兰荪:兰草和荪菜,均为可食用植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赞宁,宋代僧人,擅长诗歌,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佛教意境,体现了禅宗的哲学思想。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观作为表达内心情感的载体。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在某个禅院的游览过程中,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其对禅宗生活的理解和追求。诗中展现了禅院的宁静与和谐,与佛教的清幽气质相吻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开头的“参差峰岫”描绘了高低不平的山峰,给人一种层次感;“入望交萝浊浪奔”则通过“交萝”的藤蔓和“浊浪”的奔涌,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诗中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等,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和谐。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日光与树木的结合、“风起波摇”的意象,表现了大自然的动态美。最后一句提到“闻有上方僧住处”,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佛教文化相结合,表达了他对心灵归宿的追求。整体来看,诗歌不仅传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佛教哲学中对内心宁静的重视,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参差峰岫昼云昏:参差的山峰在白天的云雾中显得朦胧,渲染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 入望交萝浊浪奔:远望去,藤蔓交错,浑浊的浪潮奔流而至,表现出自然的动感。
- 震泽涌山来北岸:震泽江水从北岸涌来,展现出江水的奔放与广阔。
- 华阳连洞到东门:华阳山的洞穴延伸至东门,描绘出地形的复杂与优美。
- 日生树挂红霞脚:阳光洒在树梢,映出红色的霞光,营造出温暖的气氛。
- 风起波摇白石根:微风起时,波浪轻轻摇曳着白色的石头,表现出自然的柔和。
- 闻有上方僧住处:听说上面的地方住着僧人,暗示出禅宗生活的宁静。
- 橘花林下采兰荪:在橘花树林下,采摘兰草和荪菜,表现出一种安静的田园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参差峰岫”和“震泽涌山”,展现出诗歌的工整与韵律。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心境结合,形成意象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佛教宁静生活的向往,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心灵的追求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峰:象征着高远与坚定。
- 藤蔓:代表着生命的交织与延续。
- 江水:象征着流动与变化。
- 阳光:代表着温暖与希望。
- 僧人: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震泽”指的是哪条江?
- A. 长江
- B. 震泽江
- C. 黄河
- D. 赣江
-
诗中“日生树挂红霞脚”中的“红霞”指的是什么?
- A. 夕阳
- B. 早晨的阳光
- C. 晴天的阳光
- D. 风暴前的云彩
-
诗中提到的“橘花林”是指什么?
- A. 橘树开花的地方
- B. 橘子果实生长的地方
- C. 橘子树下的阴凉处
- D. 橘子树的果园
答案
- B. 震泽江
- A. 夕阳
- A. 橘树开花的地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壮丽的情感。
- 李白《静夜思》:通过月光描写,表达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美,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景象表达离别的情感,两者在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 《佛教文化与中国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