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诗 其一》

时间: 2024-12-29 18:13:21

青青园中林,并望成嘉树。

或者干云霄,或者苦颠仆。

岂真托根殊,亦异灌溉故。

人力不滋培,栋梁安得具。

而何蚩蚩氓,荣落委天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青园中林,并望成嘉树。
或者干云霄,或者苦颠仆。
岂真托根殊,亦异灌溉故。
人力不滋培,栋梁安得具。
而何蚩蚩氓,荣落委天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园中葱郁的林木,期望能够长成美好的树木。但有的树木却直冲云霄,有的却因艰难而跌倒。难道真的是根基不同,还是灌溉的原因不同呢?如果人力无法滋养,栋梁又怎么能够成就呢?而那些愚钝的庸人,兴衰荣辱都只是随天命而已。

注释

  • 青青:形容颜色鲜明,生机勃勃。
  • 嘉树:形容美好、优秀的树木。
  • 干云霄:形容树木高大,直入云霄。
  • 苦颠仆:指树木遭受苦难而倒下。
  • 岂真:难道真的。
  • 托根殊:根基不同。
  • 人力不滋培:人力无法滋养和培育。
  • 栋梁:比喻人才或重要事物。
  • 蚩蚩氓:形容愚笨的庸人。

典故解析

“栋梁”一词在古代常用来比喻一个国家或社会的中坚力量,代表着优秀的人才和重要的事物。“荣落委天数”则表明个人的成就与失败常常取决于命运,呼应了“人力不滋培”的主题,强调了勤奋与命运之间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计元坊,生活在清代,是一位以诗词见长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常常关注人性和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变革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努力与命运之间的关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关系,表达了对人才成长的深刻思考。开头以“青青园中林”点出诗意,展现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象征着每个人的潜力和希望。“嘉树”的理想状态与“干云霄”和“苦颠仆”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人在成长路上不可避免的挫折与挑战。

接下来的“岂真托根殊,亦异灌溉故”则引发了人对成长因素的思考,强调了环境和个人努力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人力不滋培”则突出了人自身的努力对成就的重要性,表明即使有天赋,若无后天努力,亦难以成才。

最后一句“而何蚩蚩氓,荣落委天数”不仅反映了对庸人的无奈,也引发了对命运的思考,提醒人们在奋斗中不应忽视自身的努力与选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青园中林: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森林,象征着希望与潜力。
  2. 并望成嘉树:期望这些树木能够长成美好的树木,象征着对理想和成就的追求。
  3. 或者干云霄:有的树木生长得很好,直入云霄,象征着成功。
  4. 或者苦颠仆:有的树木却因艰难而倒下,暗示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挫折。
  5. 岂真托根殊:难道真的是因为根基不同吗?
  6. 亦异灌溉故:还是说是因为灌溉的不同呢?
  7. 人力不滋培:如果没有人力的培育与滋养,才能难以成就。
  8. 栋梁安得具:人才的成长和成就又怎么能具备呢?
  9. 而何蚩蚩氓:而那些愚笨的庸人。
  10. 荣落委天数:他们的成败荣辱都只与天命有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比作树木,强调成长与培养的重要性。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引发读者的思考,增加了诗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个人努力与环境影响对人成长的重要性,既要认识到天赋与环境的影响,也要明白自身努力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挫折时,要积极追求成长与成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园中林:象征着生命力与发展潜力。
  • 嘉树:象征成就与理想。
  • 云霄:象征高远的理想与目标。
  • 颠仆:象征困境与挫折。
  • 栋梁:象征人才与社会中坚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青园中林”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幸福的家庭
    • B. 生机勃勃的自然
    • C. 遥远的山川
    • D. 繁华的城市
  2. 诗中提到的“人力不滋培”意思是?

    • A. 人的努力不重要
    • B. 人的努力是非常重要的
    • C. 人力可以改变一切
    • D. 人的努力没有意义
  3. “荣落委天数”这一句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命运的无奈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努力的否定
    •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勉励诗》作者:李白
  • 《登高》作者: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更侧重于怀旧与感慨,而《励志诗》则强调努力与成长的关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词的美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