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古刹》

时间: 2025-01-14 18:58:37

齿齿鱼鳞泊客船,浮图倒影水渊渊。

嘶风老马斜阳里,茹菜穷僧古佛前。

宦海于今非故我,情田何处问诸天。

新声一夜江南笛,落尽明霞月又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沧州古刹
作者: 季振宜

齿齿鱼鳞泊客船,
浮图倒影水渊渊。
嘶风老马斜阳里,
茹菜穷僧古佛前。
宦海于今非故我,
情田何处问诸天。
新声一夜江南笛,
落尽明霞月又圆。


白话文翻译:

在水面上,船只像鱼鳞一样排列,浮图的倒影在水中显得深邃无比。斜阳下,老马在风中嘶鸣,饥饿的僧人面前只剩下茹菜。如今的我与过去的我已不再相同,心中的田园情怀又能向何处寻求?一夜之间,江南的笛声响起,明亮的霞光逐渐消逝,月亮又一次圆满。


注释:

  • 齿齿:形容鱼鳞的纹理,像牙齿一样整齐。
  • 浮图:指佛塔,通常是宗教建筑。
  • 嘶风老马:形容老马在风中鸣叫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苍老和无奈。
  • 茹菜:指僧人所吃的植物,象征清淡的生活。
  • 宦海:指仕途或官场的风波与变幻。
  • 情田:心中的田园情怀,象征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新声一夜江南笛:江南的笛声,象征着美好的音乐。
  • 落尽明霞月又圆:明亮的霞光消散,月亮又一次圆满,暗示着时间的流转与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季振宜,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人生、自然和佛理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季振宜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眷恋在诗中得以体现,表达了他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惘。


诗歌鉴赏:

《沧州古刹》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开头几句以“齿齿鱼鳞泊客船”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水面景象,暗示着生活的平稳与安宁。而“浮图倒影水渊渊”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宁静,浮图的倒影仿佛在水中延伸,象征着佛教文化的深邃与永恒。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将视线转向个人的经历和情感,尤其是“宦海于今非故我”,展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我身份的反思。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过去的失落与对未来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真挚。

最后两句“新声一夜江南笛,落尽明霞月又圆”则以音乐和自然的变化作为结尾,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尽管经历了许多变迁,但美好与宁静依旧会如月亮般再度圆满。这种对比与呼应,让全诗在意境上达到了极致,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齿齿鱼鳞泊客船:描绘水面上船只的排列,形象生动。
  2. 浮图倒影水渊渊:浮图的倒影在水中,表现出一种深邃感。
  3. 嘶风老马斜阳里:老马在斜阳下的嘶鸣,表现出一种孤独与苍老。
  4. 茹菜穷僧古佛前:穷僧的清淡生活,体现出对物质的淡泊。
  5. 宦海于今非故我:对自身变化的感慨,表现出对官场的无奈。
  6. 情田何处问诸天:对理想与现实的迷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寻。
  7. 新声一夜江南笛:江南的笛声,象征着美好的音韵与记忆。
  8. 落尽明霞月又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暗示着再度圆满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齿齿鱼鳞”形象地比喻船只的排列。
  • 拟人:如“嘶风老马”,赋予老马情感。
  • 对仗:如“新声一夜”与“落尽明霞”,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表现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传递出一种对宁静与平和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鱼鳞:象征着水面上的平静与安宁。
  • 浮图:代表宗教与精神的追求。
  • 老马: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苍老。
  • 江南笛: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情感的寄托。
  • 明霞与月圆: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浮图”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鱼
    • B. 佛教建筑
    • C. 一种乐器
  2. “宦海于今非故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官场的怀念
    • B. 对过去的无奈
    • C. 对未来的期待
  3. “新声一夜江南笛”象征着什么?

    • A. 生活的忙碌
    • B. 美好的回忆
    • C. 自然的喧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与《沧州古刹》,两者皆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具豪情壮志,而季振宜的诗则显得更加淡泊宁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季振宜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