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业师王一如先生七十,即次先生自寿诗韵》

时间: 2025-01-01 11:38:53

山入蓬莱别有春,婺星焕彩助精神。

乌衣开第门楣旧,鸿渐占爻羽翰新。

兰桂吐芬佳士坐,乔松齐寿列仙身。

自惭再世渊源印,未若真传得马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寿业师王一如先生七十,即次先生自寿诗韵
作者: 钱筮离 〔清代〕

山入蓬莱别有春,
婺星焕彩助精神。
乌衣开第门楣旧,
鸿渐占爻羽翰新。
兰桂吐芬佳士坐,
乔松齐寿列仙身。
自惭再世渊源印,
未若真传得马伸。


白话文翻译:

山中隐入蓬莱的春光,
婺星闪烁,增添了精神的光彩。
乌衣巷的老宅门依旧在开,
鸿雁飞来,带来了新的气象。
兰桂吐芳,佳士们齐聚一堂,
高大的松树同样长寿,宛如仙人。
我自愧于再世传承的渊源,
不如真正的传承,得以大展宏图。


注释:

字词注释:

  1.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长寿和美好。
  2. 婺星:指的是星宿中的一颗星,寓意光彩照人。
  3. 乌衣:指乌衣巷,古时名士的住处,象征文人雅士的聚集地。
  4. 鸿渐:鸿雁,象征高飞,代表新的希望和前景。
  5. 兰桂:兰花和桂花,象征高洁和美德。
  6. 乔松:高大的松树,象征长寿和坚韧。
  7. 渊源印:指家世渊源和影响力,隐含谦卑之意。
  8. 马伸:指马良,古代著名画家,也暗指才能和成就的展现。

典故解析:

  • “蓬莱”常出现在道教文化中,代表长生不老的理想。
  • “乌衣巷”出自王士祯的《乌衣巷》,是古代文人雅士的象征。
  • “鸿渐”有《周易》中的解释,象征着新的发展和变化。
  • “兰桂”象征着高雅和成功,常用以形容优秀人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筮离,清代诗人,以其诗才和文采受到当时文化界的推崇。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自然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常融入哲理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一如先生七十寿辰之际,钱筮离以自作诗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祝福,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长辈的尊重与感激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依循了古典诗词的韵律,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风格。诗的开头通过“山入蓬莱别有春”一语,描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象征着王一如先生如同仙人般的生活状态,暗示他在学术和道德上的成就。“婺星焕彩助精神”则通过星的光辉照耀,意在赞美老师的才华照亮了周围的人。

接下来的“乌衣开第门楣旧”,通过对“乌衣巷”的提及,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老师成就的认可。“鸿渐占爻羽翰新”则意味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老师的教导和影响依然显赫,代表了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最后两句以自谦的语气收尾,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成就的反思与不安,同时也对老师的真传表示由衷的敬仰。这种自谦而不失尊重的态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修养与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入蓬莱别有春:山中隐入仙境,春意盎然,象征着理想的生活。
  2. 婺星焕彩助精神:星光璀璨,增强了精神的光辉,暗指老师的影响力。
  3. 乌衣开第门楣旧:旧宅的门依旧开启,代表传统的延续。
  4. 鸿渐占爻羽翰新:新的气象随鸿雁而来,象征着希望与发展的前景。
  5. 兰桂吐芬佳士坐:高士佳人聚集,兰桂吐芳,象征着人际的和谐与美好。
  6. 乔松齐寿列仙身:松树长寿,如仙人般的存在,寓意长寿与高尚。
  7. 自惭再世渊源印:自愧于自身的成就与传承,含有谦卑之意。
  8. 未若真传得马伸:不如真正的才能传承,体现了对老师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与蓬莱、星与精神相联系,创造出富有想象力的意象。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通过兰桂、乔松等意象,象征高洁与长寿。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王一如先生的祝寿,表达了对老师深厚的敬意与感激,反映了古代文人之间的师徒情谊以及对传承文化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蓬莱:长生、理想的境界。
  2. 婺星:光辉、才华。
  3. 乌衣:古代文化、传承。
  4. 鸿渐:希望、新的气象。
  5. 兰桂:高洁、优秀人才。
  6. 乔松:长寿、坚韧。
  7. 马伸:才能与成就的展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

    • A. 传统文化
    • B. 理想的境界
    • C. 自然景观
  2. “乌衣开第”中的“乌衣”指的是:

    • A. 一种花
    • B. 乌衣巷
    • C. 一种鸟
  3. 诗中提到的“鸿渐”主要象征:

    • A. 历史
    • B. 新的气象
    • C. 传承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钱筮离的作品更倾向于个人的情感表达,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处境。两者在对自然的描写上各具特色,但情感基调和主题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化与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