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杜殿院出守遂宁
作者:史浩 〔宋代〕
万里徕西蜀,声华振士林。
匪躬无近援,圣主作知音。
已破奸邪胆,方劳抚字心。
政成须趣驾,天下仰为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杜殿院的送别,诗人感慨万千,期望他在新的岗位上能有所作为。诗的大意是:
“你要远赴西蜀,声名将振动士林。不是我没有近来的帮助,而是圣主明白你的才能。你已经打破了奸邪的胆量,现在才需要安抚人心。治理政务要及时,天下的人都仰望你的恩泽。”
注释
字词注释:
-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 声华:指声名和才华。
- 匪躬:不是我自己,意指自己无能为力。
- 近援:近距离的支援。
- 圣主:指皇帝。
- 知音:懂得人才的人。
- 奸邪:指邪恶的势力。
- 抚字心:安抚人心。
- 政成:政事成功。
- 趣驾:指及时出发,处理政务。
- 霖:甘霖,指雨水,比喻恩泽。
典故解析:
- “知音”出自于古代的故事,指能理解自己的人,强调了作者对杜殿院能力的认可。
- “已破奸邪胆”可能暗指当时政治斗争的背景,强调新任者要有能力去打击邪恶势力,维护正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字君平,号澄斋,北宋时期的诗人,官员。他的诗风多为清新简练,关注社会和政治,常以直白的语言表达对时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杜殿院被任命为遂宁守官之际,诗人以此诗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与动荡。
诗歌鉴赏
《送杜殿院出守遂宁》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的送别诗,诗人在诗中以杜殿院的任命为契机,寄托了对友人的厚望与关切。开篇“万里徕西蜀”,描绘了杜殿院即将踏上征途的壮阔场面,显示出送别的庄重。接着,借助“匪躬无近援,圣主作知音”两句,表达了对杜殿院才能的赞赏,以及对他在新岗位上将会得到的支持。
诗中提到“已破奸邪胆”,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背景,诗人希望杜殿院能够在新职务上发挥所长,清除邪恶势力,维护社会的正义与安宁。最后一句“天下仰为霖”则点明了治理政务的迫切性,强调了对人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厚,情感真挚,既体现了诗人与杜殿院之间的深厚友谊,也反映了诗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里徕西蜀:描绘出杜殿院的去处,强调其远行。
- 声华振士林:暗示杜殿院的才能和声望将在新岗位上得到彰显。
- 匪躬无近援:表明诗人虽然无力相助,但仍然关心。
- 圣主作知音:指出皇帝认可杜殿院的才干,暗示将给予支持。
- 已破奸邪胆:提到对邪恶势力的打击,显示出政局的紧迫。
- 方劳抚字心:强调在治理上需要安抚人心的重要性。
- 政成须趣驾:治理政务需要迅速展开,反映出责任感。
- 天下仰为霖:期盼治理成效能如甘霖般惠泽万民。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匪躬无近援,圣主作知音”,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政成”比作“趣驾”,形象化地表达了治理的紧迫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杜殿院的送别,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与祝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强调了治理之道对国家与人民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里:象征远行与志向。
- 声华:代表才能与名声。
- 奸邪:暗示邪恶势力,反映当时政治斗争。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增添了情感的深度,也传递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期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万里徕西蜀”,意指什么?
- A. 行程遥远
- B. 政治局势
- C. 个人恩怨
-
“匪躬无近援”中“匪躬”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
- B. 我自己
- C. 皇帝
-
“天下仰为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友人的怀念
- B. 对政务的期盼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
诗词对比:
李白的《送友人》与史浩的本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与祝福,但李白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而史浩的诗则更多地注重政治理想与责任感的体现。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送杜殿院出守遂宁》的艺术与思想内涵。